![]() |
1月11日,南國之夜。
在鉆機轟鳴的馬達聲中,管道穿越人正為一項新的對穿世界紀錄做著最后沖刺。
從鉆桿即將進入管道開始回拖的那一刻起,這項穿越工程進入倒計時。身著紅工裝的管道穿越人靜靜地凝視著緩緩向前挺進的鉆桿,臉上已沒有了往日的緊張和焦慮,多了幾分期盼,幾分欣喜。
不平靜的49個日日夜夜
這項穿越工程于2007年11月26日開鉆。從開鉆那天算起,正好49天。49天改寫了一個對穿世界記錄,管道穿越人在非同一般的工程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了一個奇跡。
——工程非同一般。磨刀門水道是珠江在珠海的入海口。穿越地點位于珠海市珠海大橋以北約100米,管道穿越中心線與珠海大橋基本平行,導向孔采用世界先進的對接技術,定向鉆穿越長2630米,穿越管線直徑660毫米。這項定向鉆穿越工程,是珠海—中山天然氣管道的關鍵控制點。而珠海-中山天然氣管道工程是中國海油構建東南沿海天然氣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惠州及番禺南海東部海域氣田的配套工程。建成后,可滿足珠江三角洲西部中山和珠海等地區的天然氣供應,解決珠海西區臨港工業用戶及周邊地區的用氣需求。
——速度前所未有。2007年8月,為保證磨刀門穿越工程順利進行,公司成立了項目部;12月12日16時,主鉆機鉆頭進入套管,22時整,鉆頭從輔助鉆機入土點出土,該工程核心工藝的導向孔順利完成對接;12月21日至2008年1月4日,完成4次擴孔;2008年1月8日,進行洗孔作業。1 月11日22時,預制管線回拖,工程進入倒計時。1月13日7時,最后一根鉆桿從磨刀門水道東岸破土而出,一項新的世界紀錄隨之誕生了。
以往的穿江越河,都是從這岸到對岸,而這次穿越,因為距離太長,只能從兩岸同時鉆進,到中間對接后,一邊退出,一邊跟進,最終使兩者合二為一。
這次穿越成功,管道局穿越公司掌握了判斷如何成功對接的各個關鍵知識點,積累了寶貴的施工經驗。同時也成為繼美國PHL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家掌握對穿技術的公司。這是管道局穿越公司繼2007年3月,在錢塘江采用相同工藝創造了長度×管徑(2454米×813毫米)的世界紀錄后,又一次創造了世界之最。
磨刀門水道定向鉆穿越導向孔對接成功,管道局穿越公司創造了2630米新的穿越長度世界紀錄,這是穿越公司繼錢塘江穿越工程導向孔對接后,再次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對穿工藝獲得成功。如果說,錢塘江穿越工程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么,磨刀門水道穿越的成功證明,我國的定向鉆對穿工藝已走向成熟。
49個日夜背后的艱辛
穿越需要各個環節的配合,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項工程最大的特點就是‘順利’。但順利的背后卻承載著更多艱辛。”項目副經理尹剛乾如是說。
——水下交流線圈敷設技術。對穿要求在穿越入和出土點之間沿穿越軸線全程鋪設交流磁場線圈。由于受磨刀門水道水深及潮汐影響,人工磁場無法在穿越軸線上方河床布置,他們大膽地在距離穿越軸線100米的珠海大橋布設磁場線圈,通過加大線圈截面面積和提高電流強度來克服外界磁場干擾,并取得成功,保證了導向孔成功對接。
——長距離套管施工技術。因施工工藝的要求,在進行導向孔施工時,入出土點各下直徑為323.9毫米的套管436米,創造了定向鉆單側下套管436米的國內最長紀錄。
主鉆機和輔助鉆機分別從水道兩岸相對按照預定設計線路進行鉆探,并通過交流線圈和軸向磁鐵平行追蹤技術,讓鉆頭在距主鉆機入土點約1800米處對接。2007年12月11日,主鉆機鉆頭平緩鉆入輔助鉆機導向孔,隨后,主鉆機繼續推進鉆桿,沿輔助鉆機鉆孔行進,12日16時,主鉆機鉆頭進入套管; 22時,鉆頭從輔助鉆機入土點出土,該工程核心工藝的導向孔對接順利完成。經過4次擴孔和1次洗孔后,2008年1月12日7時,主鉆機牽引預制管線開始回拖,歷時24小時。當預制管線在牽引器的牽引下,鉆出地面,整個穿越工程順利完工,比預計工期提前46天。
這一刻,人群沸騰了,人們紛紛以鉆機為背景,把這一刻永遠定格……
為管道穿越人喝彩
一條鎖鏈,最脆弱的一環決定其強度。
幾年來,管道局圍繞主營業務,以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為目標,走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之路。管道穿越公司綜合施工能力和企業信譽不斷提高,逐步在國內穿越施工領域形成了自身優勢,并成功躋身國際穿越施工市場。先后承攬了西氣東輸干支線和聯絡線,忠武輸氣管道,陜京二線,西部管道,東部管網改造,長吉線,廣東液化天然氣,福建液化天然氣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的穿越施工任務,多次成功穿越長江、黃河、松花江、淮河、錢塘江、珠江和閩江等大型河流。在蘇丹、泰國、印度等國家的管道工程施工中,也取得了輝煌成績。如今,他們又摩拳擦掌為下一個目標積蓄著能量。
奔騰不息的珠江不僅溶進了管道穿越人的汗水,也記錄了他們在世界管道穿越史上前無古人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