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石油產業的掘金潮已從陸地輻射至深海,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在陸上犬牙交錯時,在產業鏈條服務端,利益關聯方也正厲兵秣馬。
11月22日,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海直”)發布公告,宣布擬購置7架EC225LP 型直升機,并在未來3-4年內分階段交付,以解決大型遠程直升機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拓展直升機海上石油飛行服務市場。
本次購置直升機的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14300萬歐元(約折合人民幣123500萬元),實際投資進度則將按照直升機交付計劃實施。
中信海直加大對海上油田飛行服務的投資,源于對石油巨頭向深海領域推進進度的判斷。
11月19日,中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建設的桁架腿自升式
鉆井平臺在遼寧盤錦市建成。這艘名為CP-300的自升式鉆井平臺可以在全球無限航區作業,300英尺水深以內各種海域環境條件下鉆井作業,最大鉆井作業深度可達到9000米。平臺自重7000多噸,設計定員110人,一次就位可鉆15口井,使用壽命25年。
中石油一名內部人士透露,中石油雖然獲得了一些海上油田區塊,但此前由于設備和技術瓶頸,開發進度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而隨著深海
采油裝備技術的提高,中石油進軍深海油田的步伐也將提速。此前,
中海油一直壟斷了國內海上油田
勘探開發權。
“目前,中石油下面的海上油田都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3到5年內,大港和遼河以及在國外的海上油田都將陸續投入開采。”上述中
石油人士說。
而隨著石油巨頭深海撈金的提速,為之提供后勤運輸、緊急救援等業務的海上油田飛行服務公司也瞄準了這一契機。中海油服一名人士說,目前國內從事直升機海上油田飛行服務的公司屈指可數,這塊市場蛋糕的利潤卻極為可觀。
“中信海直長期都是中海油的承包商,此外南航珠直等公司也占有部分市場份額。”中海油服人士說。
中信海直發布的公告指出,根據民航局的“
十二五”規劃及相關市場背景分析,未來五年,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而中信海直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于海上石油直升機飛行服務市場,并占據該市場 60%以上市場份額。
目前,中信海直僅有兩架 EC225LP大型遠程直升機,而由于深海直升機飛行作業難度和危險度均高于近海作業,中信海直目前的機隊配置已無法滿足需求。
2010年4月,同樣為中海油的海上
石油勘探、開采提供交通服務的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2200萬美元購置了一架S-92型直升飛機,這架擁有高配置的直升機也是目前世界頂級機型之一。“這塊市場日后的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現在池子太小,主要還是國內幾家大公司控制,低空領域一旦放開,搶這塊市場的國內外供應商也就會接踵而至。”上述中海油服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