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9月煉油行業虧損數據,發改委稱今年1-8月份,煉油行業累計虧損18.4億,而
中石油副總裁周吉平在日前曾表示中石油煉油業務今年預計煉油虧損500億。
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公布的18.4億煉油虧損為全行業數據,包括中石油
中石化全國油企,但周吉平給出的500億虧損數據僅為中石油一家,兩相比較不難發現,全行業虧損數據竟然低于中石油虧損20多倍,這顯然不符常識。那么到底誰在說謊?
一位石油系統專家認為,發改委與中石油兩者統計的虧損可能存在統計口徑不同的問題,發改委統計的虧損是可能是將煉油、化工和終端銷售三個板塊統一歸為煉油行業,而中石油說的虧損500億,僅是指煉油一個業務板塊。
根據中石油2011年半年報數據,中石油煉油虧損為233億,化工利潤23億,
成品油銷售板塊利潤133億。三者相加上半年中石油煉油賣油一體業務總共虧損77億,照此統計并非是中石油財報顯示的煉油虧損233億。上述專家認為,單獨統計一個煉油業務沒有意義,煉油的最終結果還是要通過銷售終端賣出去,不計算終端銷售數據而單純強調煉油一個業務虧損顯然有夸大之嫌。
而如將煉油、化工和銷售看成統一板塊,中石化盈利形勢又大大好于中石油。中石化2011半年報顯示,中石化煉油虧損為122億,而化工板塊收益為164億,成品油銷售板塊收益為196億。三者相加,中石化煉油化工銷售三位一體板塊盈利243億。
中石油與中石化上半年煉油板塊實際實現收益累計相加達到166億。從生產成品油和化工原料到最終售出,兩大油企上半年就實現了166億的收入,顯然并不虧損。
上述專家認為,如果按照發改委統計的全國
石油化工企業煉油虧損18億,而實際兩大油企并不虧損,那么虧損的就只有民營地方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