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前利比亞獨裁者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Colonel Muammar al-Gadhafi)現已死亡,但利比亞石油生產要恢復到此次革命之前的水平還需一段時間。不管怎樣,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簡稱NTC)及外國石油公司在提高利比亞石油產量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激勵因素,雖然一系列技術性問題可能要予以優先考慮,但市場似乎正在預期利比亞石油生產將會相當迅速地恢復到每日 70萬桶的水平。
卡扎菲死亡的細節仍然撲朔迷離。據報道,被逼退到其故鄉蘇爾特(Sirte)的卡扎菲試圖在一個護衛車隊的保護下突破革命軍的包圍。卡扎菲遭到了戰斗機的截擊,而他的車隊中有兩輛車在北約戰斗機的空襲中被毀。有關卡扎菲臨死前的視頻得以披露,隨后又出現一段有關他在革命軍士兵的包圍下倒在柏油路上而且看上去已經死亡的視頻。
據
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數據顯示,利比亞2010年的石油產量達到每日155.9萬桶,分別占全球及歐佩克石油產量的2%和5%左右。然而,這場內戰對擾亂了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利比亞今年8月份的石油日均產量僅為7,000桶,而今年第三季度的日均產量為151,000桶。
雖然很難估計卡扎菲之死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但在卡扎菲死亡的消息最初被披露之后,美國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WTI)及
布倫特(Brent)
原油價格于今天上午紐約時間8點開始明顯下跌。隨后市場從低點反彈回升,截至下午2:26,布倫特原油報每桶108.97美元,而
WTI原油報每桶85.13美元。摩根大通(JPMorgan)的大宗商品分析師指出,在過去的六周里來自利比亞的消息幾乎都是好消息,而這些消息表明“石油市場目前正預期利比亞石油生產將會相當迅速地恢復到每日70萬桶的水平。”
不過,野村證券(Nomura)的伊卡羅·瑞布雷杜(Icaro Rebolledo)、安·懷曼(Ann Wyman)和阿拉斯泰爾·牛頓(Alastair Newton)認為,市場似乎更關注于本周末來自歐盟首腦會議的消息,許多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及歐洲其他主要領導人將推出某種計劃,以消除由1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洲貨幣聯盟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瑞布雷杜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利比亞的石油生產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包括“由于原油生產設備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且油田的相關設備部件沒有得到維修而導致在技術上存在的一系列困難。”鑒于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意欲鞏固其權力并呼吁進行大選,利比亞在政治進程方面的不確定性對石油生產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利比亞政府無論未來誰掌權都將擁有百分百的動力來迅速恢復石油產量,私人公司也同樣如此。據野村證券分析,利比亞政府的財政收入有80%來自原油生產,而原油生產占利比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瑞布雷杜解釋說:“最終,外國石油公司回到利比亞將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外國石油公司占利比亞石油總產量的50%左右。
如果考慮到在這場革命前利比亞占歐洲礦物燃料進口的20%,那么卡扎菲的滅亡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鑒于蘇爾特盆地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及該國的
石油儲量中分別占三分之二及80%左右,卡扎菲的最后一個據點蘇爾特的淪陷也尤為重要。
為了充分利用高
油價來獲利,外國公司也相當希望盡快恢復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在2009年,
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在利比亞的日產量超過40,000桶,赫斯石油公司(Hess)的日產量達為20,000桶,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日產量約為 10,000桶。全球主要石油與天然氣服務公司之一的
斯倫貝謝公司(Schlumberger)曾指出,利比亞的內戰對其營業收入造成了影響,而石油與天然氣服務領域的另一家大型公司
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則補充說,它預計利比亞將在2012年開始對公司營業收入給予積極貢獻(即利比亞業務出現盈利)。
卡扎菲之死本身未必標志著石油市場的一個拐點,但他的滅亡為利比亞更快恢復石油生產鋪平了道路。“預計各大石油生產商將會進行過分謹慎的重新平衡:先減產再說,”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解釋說,“這將意味著油價將持續動蕩,而且現價超過期價。”盡管前利比亞獨裁者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Colonel Muammar al-Gadhafi)現已死亡,但利比亞石油生產要恢復到此次革命之前的水平還需一段時間。不管怎樣,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簡稱NTC)及外國石油公司在提高利比亞石油產量方面都面臨巨大的激勵因素,雖然一系列技術性問題可能要予以優先考慮,但市場似乎正在預期利比亞石油生產將會相當迅速地恢復到每日 70萬桶的水平。
卡扎菲死亡的細節仍然撲朔迷離。據報道,被逼退到其故鄉蘇爾特(Sirte)的卡扎菲試圖在一個護衛車隊的保護下突破革命軍的包圍。卡扎菲遭到了戰斗機的截擊,而他的車隊中有兩輛車在北約戰斗機的空襲中被毀。有關卡扎菲臨死前的視頻得以披露,隨后又出現一段有關他在革命軍士兵的包圍下倒在柏油路上而且看上去已經死亡的視頻。
據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數據顯示,利比亞2010年的石油產量達到每日155.9萬桶,分別占全球及歐佩克石油產量的2%和5%左右。然而,這場內戰對擾亂了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利比亞今年8月份的石油日均產量僅為7,000桶,而今年第三季度的日均產量為151,000桶。
雖然很難估計卡扎菲之死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但在卡扎菲死亡的消息最初被披露之后,美國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WTI)及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于今天上午紐約時間8點開始明顯下跌。隨后市場從低點反彈回升,截至下午2:26,布倫特原油報每桶108.97美元,而WTI原油報每桶85.13美元。摩根大通(JPMorgan)的大宗商品分析師指出,在過去的六周里來自利比亞的消息幾乎都是好消息,而這些消息表明“石油市場目前正預期利比亞石油生產將會相當迅速地恢復到每日70萬桶的水平。”
不過,野村證券(Nomura)的伊卡羅·瑞布雷杜(Icaro Rebolledo)、安·懷曼(Ann Wyman)和阿拉斯泰爾·牛頓(Alastair Newton)認為,市場似乎更關注于本周末來自歐盟首腦會議的消息,許多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及歐洲其他主要領導人將推出某種計劃,以消除由17個成員國組成的歐洲貨幣聯盟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瑞布雷杜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利比亞的石油生產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包括“由于原油生產設備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且油田的相關設備部件沒有得到維修而導致在技術上存在的一系列困難。”鑒于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意欲鞏固其權力并呼吁進行大選,利比亞在政治進程方面的不確定性對石油生產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利比亞政府無論未來誰掌權都將擁有百分百的動力來迅速恢復石油產量,私人公司也同樣如此。據野村證券分析,利比亞政府的財政收入有80%來自原油生產,而原油生產占利比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瑞布雷杜解釋說:“最終,外國石油公司回到利比亞將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外國石油公司占利比亞石油總產量的50%左右。
如果考慮到在這場革命前利比亞占歐洲礦物燃料進口的20%,那么卡扎菲的滅亡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鑒于蘇爾特盆地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及該國的石油儲量中分別占三分之二及80%左右,卡扎菲的最后一個據點蘇爾特的淪陷也尤為重要。
為了充分利用高油價來獲利,外國公司也相當希望盡快恢復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在2009年,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在利比亞的日產量超過40,000桶,赫斯石油公司(Hess)的日產量達為20,000桶,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日產量約為 10,000桶。全球主要石油與天然氣服務公司之一的斯倫貝謝公司(Schlumberger)曾指出,利比亞的內戰對其營業收入造成了影響,而石油與天然氣服務領域的另一家大型公司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則補充說,它預計利比亞將在2012年開始對公司營業收入給予積極貢獻(即利比亞業務出現盈利)。
卡扎菲之死本身未必標志著石油市場的一個拐點,但他的滅亡為利比亞更快恢復石油生產鋪平了道路。“預計各大石油生產商將會進行過分謹慎的重新平衡:先減產再說,”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解釋說,“這將意味著油價將持續動蕩,而且現價超過期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