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英國石油)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魯爾20日在北京表示,根據BP對未來能源需求情境的預測,2030年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將高達80%,這一依賴程度將大大超出美國曾經達到的水平。BP預測,在2030年,中國日均消耗石油將達1750萬桶/日,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魯爾說,屆時,如何處理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關系并保障石油供給,將成為石油進口大國的中國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根據BP《2030年能源展望》,在2030年全球對液體燃料(含石油、生物燃油和其它液體燃料)將達到1.02億桶/日(目前是8600萬桶/日),需求增長量將全部來自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非經合組織國家,其中來自亞洲的非經合組織國家需求量占到全球需求凈增長的3/4。
而在石油供給方面,BP預測新增供應量將主要來自歐佩克,其產量預計將增長1300萬桶/日,這些新增產量將大部分來自液化天然氣部分和伊拉克、沙特等國的常規原油,屆時歐佩克在全球產量的份額將從2010年的40%增長到2030年的46%。與此同時,來自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將小幅增加,生物燃油供應量會大幅增長,加拿大的油砂、巴西深海石油和前蘇聯地區的常規原油都會提高產量,這樣能抵消北海、阿拉斯加等地成熟油田的產量下降。
魯爾表示,未來20年間,由于石油需求量的新增部分大多來自亞洲新興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同時石油供應量的新增部分也大多來自于歐佩克,所以亞洲石油消費國與歐佩克之間的政治博弈問題將越來越顯著。在這種情境下如何保障中國能源安全,魯爾建議中國未來應該使能源供應結構多元化,即加大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的比重,以及原油進口來源國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