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與中國石油工業復興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1-10-13  來源:中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擁有強大的石油工業,是舊中國有識之士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孫中山先生就為未來的中國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現代化藍圖,提出了民族石油工業的發展方略。但是,由于政局動蕩和連年戰亂,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無法付諸實施,民族石油工業無法擺脫舉...


    “擁有強大的石油工業,是舊中國有識之士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孫中山先生就為未來的中國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現代化藍圖,提出了民族石油工業的發展方略。但是,由于政局動蕩和連年戰亂,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無法付諸實施,民族石油工業無法擺脫舉步維艱、零打碎敲、時斷時續、發展緩慢的坎坷命運。

    據統計,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到1948年的37年間,舊中國累計進口石油產品達2658萬噸,而同期國內累計生產原油還不到56萬噸。這不僅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制約,而且對戰時抵御外敵入侵和國家生存構成了巨大威脅。

    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僅用了十多年時間,就一舉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長期落后的局面,建立起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石油工業生產建設體系。

    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進入全球大市場,直接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同臺競爭,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壯大,打出了海外聲威。

    辛亥百年,中華民族開始了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其間,中國石油工業的成長壯大,世紀圓夢,一脈相承,傾注了中華民族幾代人的赤誠和熱血。”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沿襲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來了希望。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為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現代化藍圖,其中不乏創建民族石油工業的雄圖大略。然而,隨著辛亥革命的挫折,中國工業現代化之路也歷經坎坷卻從未停止奮發圖強。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紀元,將孫中山先生的夢想一步步變成了現實。辛亥百年,是中華民族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其間,中國石油工業的成長壯大,傾注了中華民族幾代人的赤誠和熱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國家之一,歷史上曾經創造過燦爛輝煌的技術發展成就。美國的第一口石油井,就是借鑒了中國古代的鉆鑿鹽井技術,才獲得了地下深處的第一桶石油。然而到了近代,中國卻落伍了。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國家。1863年,美國生產的煤油開始由臺灣輸入中國,進而傾銷大陸,史稱“洋油”。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洋油”傾銷總量就達到了500萬噸,成為晚清時期充斥中國市場“洋貨”中影響面最大的商品之一。不平等的石油貿易,嚴重地影響了當時的中國經濟,同時也刺激了民族石油工業的發展。

    1874年,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女婿、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沈葆楨巡視臺灣時,首次提出官辦石油的主張。在其影響下,洋務派官員丁日昌上奏清廷提出,“浚利源而彌外患”,于1878年使用新式頓鉆在臺灣苗粟打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口石油井。1887年,著名洋務派人物劉銘傳成立臺灣礦油局,準備大辦石油。然而,隨著清末洋務運動的失敗,劉銘傳被革職,礦油局被撤銷,臺灣石油開發被迫中斷,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后,淪入了日本侵略者手中。

    大陸近代石油工業的興起要比臺灣晚20多年。進入20世紀,中國城鄉居民使用煤油燈已相當普遍,煤油進口隨之大量增加,到1901年,年進口總量已達43萬噸,對當時的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與此同時,外國列強派員深入中國內地,四處勘察石油,引起了國內有識之士的憂慮。1903年,德國領事漢納根與地方幕僚私下訂立開采延長石油的合同,激起公憤。陜西巡撫曹鴻勛徹查后上奏清廷提出,延長石油“非速自辦,不能杜外人覬覦”,隨即購置新式頓鉆,于1907年在陜西延長打出了大陸第一口近代石油井。然而,隨著慈禧太后一道手諭,曹鴻勛被莫名其妙調離,開辦延長油礦一事被擱置。

    隨著延長等地石油資源的發現,抵制外國列強掠奪中國礦產資源的斗爭也此起彼伏。1908年8月18日,陜西民眾在西安中州會館召開公議會,聯名具稟要求延長油礦改官辦為商辦,并不顧清廷反對,集資聚股,成立了“商辦保陜油礦有限公司”。1911年9月,延長油礦第四口石油井“會九月朔,省桓反正”(指陜西省響應武昌起義)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開鉆。

    辛亥革命給民族石油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希望。孫中山先生早年留學國外,熟知礦產、礦權和礦業。1912年1月1日,他就任大總統的南京臨時政府一成立,就提出“以浚利源而固國本”,把調查地質列為行政要圖,在實業部礦務司下設置了地質科,后改為地質調查所,由著名地質學家章鴻釗主持,負責規劃和總管全國的地質調查工作。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翁文灝,此時留學回國,進入地質調查所工作,招攬人才,組織勘察,開辦學堂,出版刊物,石油地質調查研究隨之活躍起來。

    作為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石油工業的興起,使民國初年的石油開發出現了一段令人欣喜的活躍期。當時的延長油礦“油脈驟旺”,石油產量曾一度達到了年產最高峰。1913年,新疆軍政當局下令恢復了烏蘇、綏來等地的石油開發活動,招商包攬了迪化(今烏魯木齊)工藝廠的石油煉制生產。甘肅地方當局下令玉門縣政府調查石油河石油。四川地方當局與外商簽訂了合作開辦油礦合同。到1914年,各地與外國公司簽訂的石油合同區已擴大到西北、東北、華北、西南等廣大地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石油地質調查研究與地方、民間石油開發活動交相輝映,構成了民國初年民族石油工業的一個短暫活躍期。然而,隨著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孫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剛剛興起的石油開發活動很快就被叫停了。1914年3月,北洋軍閥政府以“油礦需用日繁,尤與我國海軍計劃有重大關系”為由,“令行各省,將商辦各礦一律停辦在案”,并倉促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礦業條例》。事后人們才知道,北洋軍閥政府以政令開道,匆忙所圖,只為一事,這就是美孚石油公司進入中國勘察石油。

    后來的歷史證明,北洋軍閥政府拱手請來的美孚石油公司,并沒有給中國的石油工業帶來希望,相反卻因其鉆探失敗,給日后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蒙上了一層陰影,造成了一系列惡劣影響。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勘察失敗后,便開始在國際場合四處散布悲觀論調,非議 “中國無論在海相地層還是在陸相地層中都不可能產生大量的石油”,斷定“中國不是一個產油國家,而是一個石油消費國家”。中國“貧油論”由此發端,“貧油國”的帽子壓在中國人民頭上,一壓就是幾十年。

    辛亥革命失敗后,孫中山痛定思痛,開始反思大革命的成敗得失,系統構想中國的前途和未來。1919年2月,孫中山寫就了《實業計劃》一書,與另外兩部書合為《建國方略》推出。其中對發展中國的石油工業進行了完整描述。孫中山堅信中國富產石油,強調開發石油,實現國內石油自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將其作為國策列入了《實業計劃》,明確了民國時期發展石油工業的基本方略。

    歷史證明,孫中山先生的判斷和方略是正確的。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石油不僅成為了重要的實業,而且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成為了決定經濟和社會發展命脈的戰略資源。1931年,民國政府參謀本部國防設計委員會成立(后易名資源委員會,隸屬軍事委員會領導),石油工業被列入了國防工業范疇。蔣介石親任委員長。但是,此時的蔣介石早已背叛了辛亥革命,把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拋在了腦后。為實行其獨裁統治,接連發動內戰,將中國人民推向戰爭的深淵,根本無暇顧及石油工業的發展。

    1937年,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寇侵占東南沿海地區后,港口通道被封鎖,石油進口急劇減少。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國內石油供應幾乎斷絕。中國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石油的局面,在抗戰中陷入了窘境。滇緬石油運輸線被切斷后,每年進口油品不足一萬噸。作為一種戰略物資和軍需用品,石油對抵抗日寇,抗日救亡,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一滴汽油一滴血”成為當時民族存亡的真實寫照。

    國難當頭,一批志士仁人,不辭千辛萬苦,深入祖國內地勘察石油。1938年6月18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致函八路軍駐漢口辦事處,提出將延長油礦兩部鉆機調往甘肅玉門。為此,翁文灝會晤中共代表周恩來。周恩來當即表示,同心為國,絕無異議。在周恩來的親自安排下,延安八路軍總部先后派出13輛汽車,將延長油礦的兩部鉆機運抵咸陽,并派出20名延長油礦技術工人同機前往支援,輾轉四個多月,歷經周折,到達甘肅玉門。1939年1月,兩部鉆機相繼開鉆。當年8月,陸續鉆井6口,全部獲得工業油流,由此發現了老君廟油田。在石油進口幾乎斷絕的緊要關頭,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并開發建設了玉門油礦,為維持抗戰大后方的石油供應做出了極其寶貴的貢獻。

    玉門油礦的開發建設,是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個可喜成果。兩部鉆機調往玉門后,延長油礦的生產建設并沒有停滯,相反有了長足的發展。1940年春,延19井開鉆,并于當年冬天鉆遇油層,發現了七里村油田,成為當時延長油礦開發建設的最大油田,原油產量隨之大幅增長,解決了陜甘寧邊區用油急需。邊區發展了,毛澤東又提出,“要增加煤油生產,實現煤油自給并爭取一部分出口”(指出口到邊區以外的國統區)。在抗戰極端艱難困苦的歲月里,陜甘寧邊區不僅解決了自身用油急需,支援了玉門油礦建設,還打破日寇經濟封鎖,將延長油礦生產的煤油、蠟燭等石油產品輸往邊區以外的國統區,實屬難能可貴。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全面內戰卻開始了。四萬萬同胞再次被推向了戰爭的深淵,已經開始發展起來的民族石油工業陷入了步履維艱的困難境地。為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美國提供的飛機、坦克、大炮等機械化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武裝國民黨軍隊,汽、柴、煤、潤等各類油品消耗隨之大量增加。到1947年,中國石油產品進口總量就達到了208萬噸,比抗戰結束時的1945年激增13.2倍。美國由此取代日本,開始了對中國的大規模經濟入侵,美孚、亞細亞、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迅速進入中國,壟斷了中國的石油市場,“洋油”以空前的規模在中國城鄉大肆傾銷,使得抗戰期間已經發展起來的民族石油工業很快衰落下來。

    擁有強大的石油工業,是舊中國有識之士半個多世紀的夢想。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是,并沒有改變中華民族的苦難命運。孫中山先生為未來的中國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現代化藍圖,提出了民族石油工業的發展方略。但是,隨著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蔣介石背叛革命、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出現了一次又一次歷史大倒退,致使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無法付諸實施,得以實現,民族石油工業無法擺脫舉步維艱、零打碎敲、時斷時續、發展緩慢的坎坷命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到1948年的37年間,舊中國累計進口石油產品達2658萬噸,而同期國內累計生產原油還不到56萬噸。整個國家不得不長期依賴“洋油”過日子,不僅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制約,而且對戰時抵御外敵入侵和國家生存構成了巨大威脅。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歷史性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肩上。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僅用了十多年時間,就一舉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長期落后的局面,建立起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石油工業生產建設體系。到1963年,中國就實現了石油產品自給。后經15年的高速發展,到1978年,中國原油年產量一舉突破一億噸,進入了世界產油大國的行列,并一躍而成為了世界石油出口大國。一億噸石油資源成為了國家手中的一張王牌,如同“兩彈一星”一樣,成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迅速強大的象征。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石油工業無論從數量到質量,都出現了新的飛躍,上了一個更大的臺階。與世界石油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一些主要專業領域的發展水平已經接近和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有的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中國石油工業跨出國門,進入全球大市場,直接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同臺競爭,在競爭中迅速發展壯大,打出了海外聲威。如今的石油工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支柱、加速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后盾、全球石油發展舉足輕重的強大力量。

    今回首,往事真如鐵。從百年辛亥看百年石油,歷史的發展證明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完成辛亥革命未盡的事業,實現孫中山先生未盡的理想,指引中國石油工業走上現代化的康莊大道。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www.tolkopoziti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俄罗斯| 老师您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动漫视频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久精品电影| 美国农夫激情在线综合| 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4408私人影院|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午夜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 ffee性护士vihaos中国|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激情亚洲综合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高清小视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欧美成人xxx| 国产mv在线天堂mv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同性女女黄h片在线播放|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h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西西人体大胆扒开瓣|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