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起新疆,東至上海,南至廣州,管道全長9102公里的
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正式開工。按照規劃,西氣東輸二線2011年全線貫通,屆時珠三角成千上萬家庭有望用上這跨越千山萬水而來的
清潔能源。
三條支線經過廣東
今天開工建設的西氣東輸二線管道(簡稱西二線),將主要輸送來自境外的天然氣,供氣線路除長三角外,將延伸到珠三角和港澳地區。根據“西二線”建設方案,工程總投資預計為1420億元,計劃建設1條干線,8條支干線,管道全長9102公里。
按照規劃,“西二線”干線管道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之后,經獨山子、烏魯木齊,在紅柳與西氣東輸線路重合,然后向東經酒泉、山丹、武威,在寧夏中衛過黃河后與西氣東輸一線線路分開,向東南經西安、南昌、贛州,到達廣州。支干線包括新疆輪南—吐魯番、寧夏中衛—陜西靖邊、河南洛陽—江蘇徐州、江西南昌— 上海、江西樟樹—湖南湘潭、廣東翁源—深圳(再由深圳進一步延伸至香港)、廣東廣州—廣西南寧、廣東肇慶—湛江。
穩定供氣30年以上
根據去年7月1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土庫曼斯坦簽署的天然氣合作協議,中國石油獲得了世界最大天然氣田——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巨型氣田鉆探權。屆時,“西二線”將主要輸送來自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的天然氣。據介紹,這條途經14個省區市的能源大動脈,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東達上海,境外與橫跨三國、同步建設的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穩定供氣30年以上。
據中國
石油專家測算,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建成后,可將我國天然氣消費比例提高1至2個百分點。這些天然氣每年可替代7680萬噸
煤炭,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
按照設計,“西二線”2012年達到設計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建成后可實現向珠三角供氣,對改善廣東能源結構和環境質量、方便居民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天然氣是我國近年增長速度最快的一次性能源,“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3%,近兩年的增長率提高到了20%。隨著我國第一個LNG(液化天然氣)試點項目 ——總投資達290億元的廣東LNG項目(深圳大鵬LNG項目)2003年底投產,一期工程規劃建設規模為370萬噸/年,廣東由此在全國率先進入天然氣時代。而“西二線”建成輸氣后,主要用于發電、城市燃氣和作為工業燃料,屆時清潔、環保、價廉物美的
新能源將進入更多的廣東居民家庭。
相關鏈接
“西氣東送”
“西氣東送”是指我國所有西部向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的管網總稱。目前,我國陜京線、崖港線、忠武線、陜京二線、東海外輸線等重要基干管道已建成,“西氣東送”基干管道已形成。
從新疆至上海的西氣東輸一線管道2004年建成投產,年供氣能力迄今已逾12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將開辟第二供氣通道,增強供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將是“世界上輸氣線路最長,輸氣管壓力最大,口徑最大和鋼級最高的一條輸氣管道”,境內9102公里加境外2000公里,將創造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