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石化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張福琴女士在“我國煉油化工發展對裝備的需求分析”發言中全面的總結了我國石油煉化裝備的技術水平目前在世界上,石油煉化裝備的技術水平還沒有成為強國。雖然在十一五期間國產石油煉化裝備能力發展進步很快,但從當前看還是遠遠滿足不了成為世界石油煉化裝備制造技術強國的需要。出路就是需要在技術創新方面創出一條新路,有中國科學發展的路。
今年,遼陽石化將乙烯裝置節能降耗作為首要任務來抓,集中專業技術人員對裝置軟、硬件進行“會診”,反復論證,制定提高乙烯收率、降低綜合能耗的組合“手術”方案,并加快實施。取得明顯成效。截至8月15日的測算,乙烯裂解裝置綜合能耗由去年同期的772千克標油/噸下降到743千克標油/噸。降低了29千克標油/噸,只是降低了3.7564766%能耗,費好大的勁!對于老的成套設備改造降低3.7564766%的能耗,已經是不簡單的事情了,但是站在當前和未來的發展的視覺看,就遠遠的不夠了,而是需要高新技術,能力更大,高效低耗,綠色環保的石油煉化裝備。
電加熱高溫熔鹽爐技術創新,展現了石油煉化裝備的新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并消除了對環境的污染,解決了環境污染的難題;精簡裝備系統,降低裝備耗材,節省投資;實現設備與技術捆綁,強化石油煉化裝備制造能力,實現石油煉化裝備在世界上的強國地位。
煉化降成本壓力需求高效率裝備
張福琴在“我國煉油化工發展對裝備的需求分析”中強調了,煉化降成本壓力需求高效率裝備的需求。“我們現在通過對整個節能減排來講,對于煉油廠能耗最大的是燃動能耗,也就是加熱爐,現在國際是93%的要求,通過余熱回收和對輻射段的效率,噴涂防熱擴散的涂料,所以,對我國這方面的裝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際在國內,部分的煉廠已經使用了高煉油器和高通量換熱器。”
煉化降低成本壓力需高效率裝備,解決加熱爐是重中之重
“隨著我們國家快速發展,煉油化工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我們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主要的挑戰之一就是在大型的設備方面,我們有機遇也有挑戰。舉一個例子,實際上在“十一五”初的時候,如果我們全國要建一個一千萬噸的煉廠,千萬噸級煉廠大致的投資是120億,現在我做研究的時候,如果在中東再建一座煉廠的時候基本是170—200億,如果你有機會到中東看一下的話,這個費用還要再乘以1.5倍。所以,未來隨著價格的上漲,其實是石油石化的投資,特別是設備的投資還在增加。所以,我們必須面臨煉油石化的發展,這是我們今后裝備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出發點。
剛才,我們也講到了對于一個千萬噸級的煉廠不同的年代它的投資不同的,通過對煉廠的整個投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煉化投資占整個工程的投資40%左右。在價格上,實際上,大家回顧一下我們近年來投資的大量的乙烯和煉化,特殊的泵以及大型的裝備在引進過程當中,價格基本上是國內價格的差距基本保持在二分之一,就是一半到三分之二這個大致的幅度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國內要提高競爭力,在科技創新和投資方面是尤為重要的。在這方面,除了在我們中國境內建設之外,實際上幾大公司都在拓展國外業務。很多國外的項目它的設備都著眼于國內制造,然后運到國外。在這里頭,國產化對于我們提高裝備的制造力都極為重要。”
高新技術電加熱高溫熔鹽爐
“我們現在通過對整個節能減排來講,對于煉油廠能耗最大的是燃動能耗,也就是加熱爐。”煉化降低成本壓力需求高效率裝備,解決加熱爐是重中之重。通過技術創新,已開發出的技術成果,發明專利技術:“電磁感應加熱高溫熔鹽管式爐、電磁感應加熱高溫熔鹽爐及其運行系統、電磁感應加熱高溫熔鹽熱載體爐。”
其技術特點:
1. 升溫速度快、平穩,溫度均勻穩定,電效率高可達95%以上,總效率達到93%以上是可以實現的;
2. 高溫熔鹽爐的爐溫可以根據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的需要設定,滿足工藝需要的穩定溫度,生產高品位的產品,扭轉當前因為設備原因而產生的被動局面;
3. 高溫蓄能供熱中心代替燃料型爐群,精簡設備,節省大量鋼材和原材料及減少相應的配套設備數量,降低項目投資規模,節約可觀的投資成本;
4. 精簡爐群,縮短工藝流程,降低燃動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煉化成本指日可待。
高新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成為石油化工裝備技術強國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電加熱高溫熔鹽爐技術發明人--王文生)
注:文中強調加熱爐是“煉油廠能耗最大的是燃動能耗,也就是加熱爐”。
參考資料:
(1)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副總工程師--張福琴女士
本文來自:全球石油化工網詳細出處參考cippe.net/news/26253.htm">http://www.www.tolkopozitiv.com/news/26253.htm
(2) 遼陽石化優化乙烯裂解裝置降能耗
本文來自:全球石油化工網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www.tolkopozitiv.com/news/html/201108/53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