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利比亞爆發騷亂,其石油出口戛然而止,國際石油市場因此每天損失約160萬桶的輕質“甜油”——這種原油含硫量低,容易制成汽油和柴油等高附加值的
成品油。
西得克薩斯州中質
原油價格在四月初達到86 美元/桶,而作為利比亞輕質“甜油”定價基準的
布倫特原
油價格更是在4月達到120美元/桶。
利比亞石油總產量并不多,但在全球高質量原油供應中卻發揮著重要作用。全球對輕質“甜油”的需求正逐漸增加,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利比亞原油重回國際市場將平抑
國際油價,特別是布倫特的原油價格。這一情形可能比預想來得要快。
石油收入對全國過渡委員會來說至關重要。在卡扎菲執政時期,石油收入占據了利比亞出口總收入的絕大部分,約為GDP的1/4。如果沒有這部分石油收入,新一屆政府將很難進行戰后重建工作。
但利比亞原油要重返全球石油市場并非易事。安全、法律、秩序和政治穩定都是國際石油公司重返利比亞的前提條件。目前全國過渡委員會基本穩定了的黎波里的局勢,但在卡扎菲家鄉蘇爾特的穆阿邁爾(Muammar)和靠突尼斯邊境的一些地區還是遇到了抵抗。盡管利比亞的部族派別都聯合起來反對卡扎菲,但這些派別之間本身也有沖突,一旦這場戰爭結束,利比亞可能又會走向另一場戰爭。
從技術角度講,即使那些相對而言受戰爭影響較小的油田和基礎設施要恢復運營也面臨不小的困難。卡扎菲部隊在撤退時將這些設施都拆卸掉,丟在周圍。此外,一些油井遭到物理性破壞,維修起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將延緩油田恢復生產的時間。
在沖突爆發之前,利比亞的原油主要來自三個地方——蘇爾特、穆爾祖格(Murzuk)和佩拉杰(Pelagian)盆地。
蘇爾特盆地位于利比亞東部,原油產量占利比亞總產量的2/3。反對派勢力已經修復了這一地區的油田和管道設施。
穆爾祖格盆地位于利比亞西南部,油田較新。這一地區的油田本來沒有遭受多大破壞,但反對派勢力在6 月底切斷了這一地區和的黎波里附近阿扎維亞(Azzawiya)煉廠的
石油管道,試圖切斷卡扎菲部隊的汽油供應。只有這條管道重新修好,穆爾祖格盆地的原油才能重新恢復生產(戰前這一地區的原油產量為40萬桶/天)。
佩拉杰大陸架盆地位于的黎波里附近的海域,未受到戰爭破壞,所以很快可以恢復生產。而且這一地區的石油出口主要通過油輪運輸,因此只要能夠恢復生產,就能立刻出口。但是,這一地區產出的石油為重質酸性原油,和沙特的原油類似。
盡管還有許多細節問題未解決,但是全國過渡委員會已宣布利比亞會尊重已經同國際石油公司簽訂的石油生產合同。國際石油公司也聲稱它們會盡快恢復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意大利的埃尼(Eni)公司表示將盡快恢復位于佩拉杰大陸架盆地的海上石油生產,而且將根據損壞程度,在數月后重啟陸上石油生產設施。埃尼公司還同意向全國過渡委員會供應重建早期所需的汽油、柴油及日后所需的燃料、藥品和技術支持,以換取利比亞的原油供應。德國溫特沙爾石油公司(Wintershall)和西班牙雷普索爾(Repsol)公司表示其在利比亞的石油生產將在數周后恢復。
一些觀察家注意到巴西、中國和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在重返利比亞方面可能會碰到些困難。因為這三個國家在戰爭中并不是很支持反對派勢力,而這三個國家又都渴望參與利比亞的石油開發。但如果這些國家能夠在戰后重建中提供支持,還是能夠撫平全國過渡委員會心中的不快。
根據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和外國石油公司在多個場合的聲明,預計利比亞石油產量在2012 年初將恢復至40萬桶/天的水平,在2012 年末將上升至80萬桶/天。要完全恢復到戰前水平可能需要12~18 個月。
但是,近期利比亞石油產量快速反彈,還是能給布倫特原油價格造成下行壓力,也有助于縮小“甜油”和“酸油”、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和布倫特原油的價差。這對全球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將有助于新興市場國家平抑通貨膨脹。
在卡扎菲時期,大多數利比亞民眾未能享受到巨額石油財富帶來的好處。這也是導致今年春天利比亞動亂的原因之一。當利比亞原油重歸全球石油市場之時,我們有許多理由對全國過渡委員會將石油收入用于急需的戰后重建工作保持謹慎樂觀。如果真是這樣,利比亞民眾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