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油價基本由市場決定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汽油的價格基本由市場來決定。美國的加油站在制定油價時會考慮多種因素,甚至會在同一天內頻繁地對油價進行調整。
美國汽油價格并非只漲不跌,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回落,美國汽油價格也迅速走低。走勢基本同國際市場保持一致。
美國汽油隨行就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的成本構成中原油成本占據主要部分。按照美國能源部去年的統計,汽油平均成本中, 55%是原油, 22%是煉油環節, 19%是稅收, 4%是批發和營銷。原油價格上漲,汽油價格自然飆升;原油價格下跌,汽油價格自然下跌,這也迅速反映到各加油站的定價上。
但在美國,各個地區、甚至同一條街緊挨著的兩個加油站、同一標號的汽油的價格,也不完全相同。加油站的規模大小、顧客群多少、盈利多寡、地理位置偏遠程度等因素都會對汽油價格產生影響。
在油價變動較大時,一些加油站每天都會對汽油價格作出調整,甚至上午的油價和下午的油價都會不一樣。
不過,美國汽油市場基本上是由幾大石油公司壟斷,它們為了推高汽油價格,往往壓縮產量,造成汽油價格因供應短缺而上漲。 “石油操縱論”也由此一直是美國社會頗有爭議性的話題。
英國:漲得容易跌得難
與美國相比,英國的石油價格走勢就不那么能緊跟國際市場了。當國際油價下調時,英國的燃油供應商總能提出各種不降價的理由,簡而言之,就是漲的容易跌的難。
當國際市場油價上調時,英國的石油公司反應迅速,馬上抬價,而當市場回落時,公司卻常常以各種理由推延調價。消費者普遍認為,燃油零售企業這樣就把更多差價留在了自己的腰包里。
英國燃油供應商逆市不降價的諸多理由中,最多提及的是政府稅賦過高。以英國零售無鉛汽油為例,如果每升80便士,其中21便士是政府征收的稅收。另外,這些公司說,在油價高漲時,他們盡量保持了零售價格上升不至于過猛,損失了很多利益。因此在國際油價回落時,他們自然有理由放慢步伐 “自我彌補”。
另一些公司還說,燃油價格漲幅高于通貨膨脹是因為石油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加大石油勘探、開采,新技術研發費用也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