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石油集團下屬長城鉆探的消息顯示,該公司在中東和非洲的6個海外項目合同中止,影響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約12億元。雖然中石油方面隨即回應稱,上述項目影響的是長城鉆探的營業收入而非利潤,但專家提醒: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多集中在政治動蕩、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風險較大。相比而言,很多國際巨頭通過多地投資來分散風險的做法值得借鑒。
6個海外項目停擺
“受當地政局動蕩的影響,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分公司(簡稱長城鉆探)在中東和北非的6個海外項目合同中止,這是我們為了確保人員安全作出的決策。”昨天,中石油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了中石油集團下屬公司長城鉆探6個海外項目合同中止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這些中止的合同項目位于利比亞、尼日爾、敘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地,都是政治動蕩地區。上述中石油人士告訴記者,這6個項目預計將影響長城鉆探的全年營業收入12億元。這對于海外業務占比達45%的長城鉆探來說,受到的影響已超過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
據介紹,長城鉆探是中石油集團下屬的專業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公司,2008年2月組建成立,主要從事地質勘探、鉆井、測井等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是國際鉆井承包商協會會員,國際業務遍及18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從中石油集團方面了解到,上述項目合同中止后,長城鉆探的大部分員工已經撤離,但仍留下部分員工照看設備。一旦形勢好轉,長城鉆探還會重新進入這些市場。
中石油稱業績未受影響
上述海外項目中止,會給中石油業績帶來怎樣的影響?對此,中石油集團方面表示幾乎沒有影響,集團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仍同比增長。
“上述項目合同中止,影響的是長城鉆探的預計全年營業收入指標,而非利潤指標。同時,這些合同中止后,撤出的隊伍得以去開拓其他海外市場。”中石油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這些項目都是工程技術項目,不像油田區塊項目,一旦拿到就得干很多年”。
該人士告訴記者,這6個項目中止后,長城鉆探改道開拓其他市場,截至8月15日,長城鉆探今年已將9.94億美元的海外合同收入囊中。今年上半年,長城鉆探的業績沒有下降,而是繼續增長。據了解,長城鉆探新開拓的市場包括委內瑞拉、哈薩克斯坦等地。
“三分之二虧損”屬誤導
值得一提的是,“中石油6個海外項目中止、影響營業收入12億元”的消息傳出后,在業內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此前中國石油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我國三大石油公司海外項目的虧損比例高達三分之二。“中石油6個海外項目中止”的消息似乎恰好印證了報告中的說法。
“我們當然反對石油企業忽視利潤而盲目擴大海外投資規模的做法,但三分之二海外項目巨虧的說法屬于誤導。”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能源行業投資項目的特點就是規模大、投資回收期長,而我國油企在海外的大規模并購時間還不長。面對百年大計,我們不能急功近利。”
但梅新育也表示,市場多元化是一家大型公司平抑收入波動的不二法門。近年來,隨著海外勘探開發陸續有所斬獲,中國油企資源過度集中于國內的風險已經明顯降低。不過,中國油企銷售收入過度集中于國內市場的風險更加突出,需要推進銷售市場的多元化。國際石油巨頭道達爾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公司而言,避免局部地區動蕩沖擊公司業績的辦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資、多地投資。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國資源類收購已小幅降溫,從去年同期的34宗減少到29宗。而且,由于政治動蕩等原因,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收購項目已從去年同期的8宗減少到1宗。
-專家說法
海外能源投資
風險日益增大
為何我國油企的海外項目多集中于經濟相對落后、局勢動蕩的地區?對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給出了他的見解。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較發達國家相對落后,所以我國企業的海外投資目的地多為相對落后的國家,這些國家政局多有動蕩;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地政局穩定,油氣資源豐富,但我們進不去,因為人家自己有能力開發。所以,我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尤其是能源投資,面臨的不可抗力風險更大,雖然企業在海外投資前都要做評估,但政局變化難以準確預計。同時,油氣投資有些是戰略性投資,企業要平衡自身盈利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有的投資雖然企業虧了,但國家利益得到了維護。”祝昉認為,因資源日益稀缺,石油價格不斷上漲,而價格上漲導致石油資源備受爭奪,所以我國企業的海外油氣投資風險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