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海油2008年工作會議上,傅成玉在主題報告中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全面推進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
傅成玉指出,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關系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對中國海油來講,則關系到公司發展的政治方向,關系到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的成敗。在中國海油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海油特色的企業發展模式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實踐證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在中國海油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重點體現在:
第一,加快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實力,不斷夯實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增強黨長期執政的經濟基礎。作為中央企業,中國海油既是經濟組織,又不是完全市場意義上的經濟組織,我們在肩負著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同時,還肩負著重大的政治責任。這個政治責任首先就是要毫無保留地貫徹執行中央的政治路線,把企業做強做大,要實現比國際同行更快的發展速度、更好的發展質量、更強的國際競爭能力,從而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對中國海油來說,始終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動搖,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就是最大的政治,就是貫徹落實黨的政治路線,就是與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發展質量不好不行,發展速度慢了也不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緊緊抓住發展不動搖,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第二,立足國情,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打造具有中國海油特色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油多年來一直保持高效高速發展,根本原因就是立足國情、立足企業實際,形成了具有中國海油特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我們確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路徑。我們的改革理念是立足全局發展,立足全集團的發展,立足把全部國有資產搞活變優,立足讓全體員工包括離退休員工在改革中受益。因此,在改革方案的設計上是把優質資產重組上市,實現快速增值的同時帶活存續的相對不優資產,通過主業的發展帶活輔業的資產,促進輔業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主輔分離。通過三次改革重組,最終盤活了全部資產,主業變優、輔業變強,實現了主業和輔業全面發展。實施協調發展戰略,形成了各個產業單元良性互動的產業結構,追求集團價值最大化,構筑了獨特的集團綜合競爭優勢。實施差異化戰略,在瀝青、化肥、煉化和LNG產業發展過程中,采用差異化的技術、差異化的產品和市場開發策略,獲得了發展的先機。我們實施科技領先戰略,走出了具有特色的科技發展道路,使科技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把國有企業政治優勢不斷轉化為競爭優勢,構筑了公司重要的軟實力。
第三,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要始終根據公司客觀實際定戰略定方向,根據發展的階段特點謀戰術、作決策。不崇洋、不保守,不冒進、不跟風,注重發揮自身優勢,走具有中國海油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這是我們過去改革和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今后發展的重要指導原則,只有堅持這個原則,我們才能在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進程中取得成功。
(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進一步推進公司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作為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落實到中國海油各項事業的發展之中,推進公司各項事業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
第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戰略規劃。通過戰略規劃的科學性,引導和保證發展的科學性。戰略決定成敗。戰略管理是公司的基礎管理。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制定了符合實際的戰略規劃,認真抓了戰略管理,堅持用戰略規劃引導公司的發展。
公司現今的產業布局是我們在立足現實、適應市場的過程中不斷選擇優化的結果,現已逐步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采的純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企業,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化工化肥煉化、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綜合服務與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動的產業板塊。根據當今石油工業發展大趨勢和公司自身實際,從長遠看,未來總公司的產業將主要集中在四大板塊。一是一體化的能源公司,組成一個規模較大、產業鏈合理、國際競爭力較強的一體化能源公司,這一板塊是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主體。二是專業服務板塊,包括油服、海工和基地三家上市公司,對內為一體化能源公司提供高質量、全鏈條的服務,對外為國際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油服、海工都要成為國際性的、有較強競爭實力的專業公司。三是化肥板塊,逐步發展成為國內龍頭化肥生產商和供應商。四是金融板塊,與其他板塊產融互動。這四大板塊構成了我們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產業體系,這是一個富有中國海油特色、具有良好互動效應和綜合優勢的產業結構。
總公司旗下的業務主體全部上市后,母公司的職能主要是:第一,作為出資人代表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第二,通過產權紐帶對各業務單元實施戰略調控,確保集團戰略高效執行,實現集團價值最大化;第三,根據戰略需要,孵化新產業。這個產業結構和管理體系的形成,是當年戰略規劃的目標,也是我們在戰略規劃指導下歷次改革的具體結果。(下轉二版)
第二,在更高水準上堅持協調發展,不斷提高集團綜合競爭實力。對中國海油而言,堅持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一條心得體會就是堅持好協調發展。我們堅持統籌油公司、專業公司和基地公司的發展,統籌上游、中游和下游業務的發展,統籌經濟發展與科技、人才的發展,堅持把主業做優,把輔業做強,不把任何一個部分強制分離或任其自生自滅,由此全面建立起了良性互動的產業結構,打造出了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當前,協調發展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集團各產業板塊都要建立更加開放的心態,油公司不能僅以內部資源為基礎安排生產計劃,專業公司、基地公司也不能僅以油公司的市場為基礎來制定戰略,中下游產業不要簡單地以上游資源為基礎來決定發展規模,在全球行業背景下,按照各自的行業規律去運籌發展。邁過這道坎,我們才會進入一個發展的新天地。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我們追求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實踐使我們對“以人為本”的理念有了更深的體認,這就是: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而不是包袱;員工是企業改革的主體而不是被改革的對象;企業改革的成本應由企業承擔而不是由員工來承擔;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應由全體員工包括離退休員工共享。這些是我們堅持改革和發展的成功經驗,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
第四,繼續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在去年的工作會議上我們強調,在完全市場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企業管理和公司治理已成為一項復雜的活動,要實現公司在新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至關重要。我們要著眼于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目標,全面打造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成為今后較長時期內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要繼續著力建設好可持續發展的六種能力,即:戰略規劃與管理能力、持續變革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設能力。
(三)加強和諧海油建設,為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諧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要求。沒有企業的和諧就沒有公司的科學發展,不斷推進“和諧海油”建設是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保證。
我們要致力于追求內外兩個和諧。對外,要追求企業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在發展過程中時刻尊重自然,關愛環境,承擔好社會責任,做合格的企業公民。這個追求一定要真誠而不做作,發自內心而不逢場作戲,持之以恒而不求一時轟動。對內,要追求企業與員工的和諧,要追求企業內部各單元的和諧。各業務板塊各業務單元之間要和諧,要實現良性互動、協調發展。要調控好各個業務單元發展速度、經濟總量、利益分配的平衡;企業與員工要和諧,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新型的、現代的企業與員工關系,追求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企業的和諧還體現在: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甲方還是乙方,主業還是輔業,無論處于哪一種用工制度,都是身份平等的海洋石油員工,都要互相尊重,真誠相處;每個企業成員的內心要和諧,要通過好的制度、機制和文化使員工內心保持平衡,員工內心是否和諧是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整體、深層和諧的風向標。(四)繼續堅持解放思想,通過思想大解放迎來各項事業更大發展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解放思想,勇于創新,也是總公司發展的一條重要成功經驗。在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進程中,要讓解放思想永遠成為我們最犀利的武器,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始終按照發展的要求不斷突破舊的思想觀念,改革舊有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要始終志存高遠,對未來發展始終抱有遠大理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接受新觀念,敢于打破舊規矩,不作繭自縛,不為定式所困。眼界決定境界。有多遠的視野就有多大心胸,就能做多大的事業。要有戰略眼光,要有國際視野,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