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的生物燃料發展方向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2-01 來源:新華網 關注度:0]
摘要: 高油價使人們對生物燃料的興趣持續高漲,然而目前利用玉米等制造生物燃料需要占用耕地,農作物從人們口中走到汽車“肚子”里,結果是生物燃料與糧食爭地,汽車和人類爭食。生物燃料的發展能不能另辟蹊徑呢? 有專家指出,未來生物能源的原料不會都...
高
油價使人們對生物燃料的興趣持續高漲,然而目前利用玉米等制造生物燃料需要占用耕地,農作物從人們口中走到汽車“肚子”里,結果是生物燃料與糧食爭地,汽車和人類爭食。生物燃料的發展能不能另辟蹊徑呢?
有專家指出,未來生物能源的原料不會都是食品類農作物,更多的將是富含纖維素的有機物,如木頭、蒿草、牧草和農作物的殘余物等。
法國國家農藝研究院曾發布報告說,如果采用新技術,不能食用的皮、殼、薪柴等同樣可以用來生產優質的生物燃料。目前,這類有機物在法國只有0.5%得到利用,其他歐洲國家也差不多,因此生物燃料在這個方向上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已有不少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入到尋找生物燃料發展新方向的隊伍中。加拿大一家公司已于2005年秋天建成首家使用麥稈生產乙醇的商業化工廠。英荷
殼牌石油公司已向這家公司投資4600萬美元,用于建設一個規模更大的工廠。新工廠于今年投產后,預計可年產20萬噸乙醇,成本比玉米乙醇低得多。
木材廢料也能得到利用。德國一家公司正在大眾汽車公司的資助下開發一種使用木材和麥稈等生產高級柴油的技術。預計過不了多久,使用該技術的商業化工廠將投產。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和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不久前成功利用牧草作為原料生產出生物乙醇。以單位面積而言,從牧草提取的生物乙醇量少于玉米,但牧草成本比玉米低很多,而且所生產的生物乙醇質量也沒有太大差別。
美國能源部的一項研究表明,僅在美國,使用新技術生產的生物燃料到2030年可替代現有汽油消費量的30%,同時又不會影響糧食生產或改變土地用途。由此看來,發展生物燃料還是有廣闊空間的,關鍵是如何轉變思路,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廢原料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