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余建斌)由54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日揭曉:
1.“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獲得清晰月面圖像
點評:探月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我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里程碑,使我國跨入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國家的行列。
2.研制成功特深井石油鉆機
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000米特深井石油鉆機在中國石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制成功。這是國內外第一臺陸地用12000米交流變頻電驅動鉆機。
點評:這臺目前全球技術最先進的特深井陸地石油鉆機,將把我國陸地和海洋深水油氣田、大位移井及其他復雜油氣田超深油氣藏的勘探開發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3.癌癥治療研究獲重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梁偉、杭海英領導的課題組,關于納米膠束搭載化療藥物直抵癌細胞的研究論文發表在7月4日《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院刊》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也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關于發現癌癥治療新靶點的研究成果。
點評:直徑為10納米至20納米的納米膠束搭載化療藥物,可增強藥物抗腫瘤效果并降低毒性;新靶點研究為治療癌癥提示了新的思路和靶點。
4.實現六光子薛定諤貓態
點評:這一成果表明,我國在多粒子糾纏研究領域保持了國際領先水平。
5.發現6.32億年前動物休眠卵化石
點評:這一發現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化石的可靠記錄,將動物的起源時間提前到6.32億年以前,將動物的化石記錄前推了5000萬年。
6.首架自主知識產權的支線飛機完成總裝下線
點評:ARJ21的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新支線飛機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國飛機正式躋身世界民用客機行列。
7.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
我國科學家在內蒙古二連盆地大約8000萬年前沉積的巖石中發現一具巨型獸腳類化石,體長約8米,站立高度超過5米,體形可與著名的暴龍類相比,體重約1400公斤。
點評:我國科學家確認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
8.發現玻恩―奧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應中完全失效
點評:該項新發現解決了長期以來化學動力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難題,是非絕熱過程動力學研究中的一項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突破。
9.建成首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落成竣工。建成后的資源庫包括種子庫、植物離體種質庫、DNA庫、微生物種子庫等,將收集保存1.9萬種19萬份(株)種質資源。
點評:該種質資源庫為我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的保護、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技術支撐條件。
10.大豆新品種創畝產371.8公斤高產紀錄
點評:這是新世紀我國大豆的最高產紀錄,該品種含油量達23.45%。
另外,兩院院士還投票選出了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利用人體皮膚細胞“仿制”出胚胎干細胞
2.發現類似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
3.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事實
4.為宇宙暗物質繪圖
5.成功追蹤到光子活動
6.發現多種疾病的致病基因
7.首次對活有機體實施“基因組移植”
8.發明DNA制動器
9.能源新技術研發獲新進展
10.量子通信距離創下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