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制造業“十二 - 五”發展規劃的思路和政策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4-09 來源:全球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
王瑞華
王瑞華:各位來賓,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論壇,應大會的邀請,我受裝備工業司委托,在這里向大家就裝備制造業目前面臨的形勢以及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思路,跟大家一起進行交流、探...
第二部分是要創新升級。在創新升級里,要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要把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努力突破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形成自主技術標準品牌,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產業集聚高度化、構建現代裝備制造體系,這是我們總的
十二五發展的想法。
這里有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是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自主創新能力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充分發揮科技先導、科技引領、科技支撐的作用,提高科技創新的主動性,為后危機時代搶占先機做好技術儲備。要緊緊圍繞掌握核心技術,創建自主品牌,整合科技資源,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由生產制造價值鏈中低端環節向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品牌、服務等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延伸,提高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塑造我國產業國際競爭新優勢,推動裝備制造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第二個原則就是把技術改造和推進兩化融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技術改造是保增長、調結構的有效結合點,是實現企業技術進步,素質提升最有效、最直接的重要手段,要緊緊抓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品種質量、裝備改善、安全生產等薄弱環節,引導企業把技術改造同結構調整、兼并重組、自主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第三個原則要把兼并重組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主攻方向,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產業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總之要堅持控制增量與優化存量結合,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
第四個原則是提升基礎配套能力,把它作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任務。現在我們目前裝備制造業總的來講,技術配套能力是比較薄弱的,所以我們準備要依靠重大科技專項加快突破基礎制造裝備配套件以及工藝的核心技術,利用主機制造帶動核心部件的發展,促進重大裝備關鍵零部件的發展,要通過建設行業共性技術平臺,提升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
第五,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重要舉措。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新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世界經濟從根本上走出金融危機影響的必然要素,更是我國應對未來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要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把握方向,加快發展節能、
新能源汽車、
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通用飛機、支線飛機、高速軌道交通設備、新能源節能環保設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裝備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