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在遼陽石化運輸公司院內,每名員工的臉上都洋溢著陽光般的笑容。截至當天,這個公司694臺車輛正好實現連續兩年安全行車無事故。
對于一個有著近700臺車的運輸單位,730天安全行車無事故,可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目標。
1999年,遼陽石化公司、遼陽化纖公司兩家單位重組整合之后,各種生產用車全部集中到運輸公司管理,有各種車輛20多個;業務半徑數千公里;人員從不足400人發展到逾800人,管理難度日益加大,而運行事故卻直線下降,最終創出了2005、2006連續兩年零事故的佳績!
細究其因,正是扎實的“三基”工作,使這個公司實現了本質安全。
筑好“堡壘”做“頭雁”
公司黨委注重發揮一線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支部在基層建設中的凝聚、保障和核心效應越來越強。幾年來,已先后有3個支部被上級黨委命名為 “標桿黨支部”,有兩個黨小組被上級組織命名為“紅旗黨小組”,發展新黨員51名,其中基層一線班組長、技術能手和業務骨干占60%以上。
同時,公司堅持把政治思想好、業務素質高的優秀人員選拔到基層領導崗位,讓他們做“頭雁”。近年來,公司黨委先后調用13名科級干部,充實到生產一線;健全了基層領導班子工作制度和議事規則;同時也加大了對基層領導班子的考核獎懲力度,對兩名科級干部進行過誡免,并對個別戰斗力不強、作用相對不突出、業績平平的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談話。
完善制度強執行
2002年,調整后的新班子堅定了一種理念:制度是企業基礎管理的靈魂與核心。
經過充分醞釀,《安全生產處罰細則》、《運輸公司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規定》等13項管理制度相繼出臺,實現了管理有制度,行動有指南、操作有規范。“執行是根本保證”。公司先是在調度例會上,對每名違章人員及其違章次數進行通報,隨即下發處罰和離崗培訓通知書。對于說情和打招呼者,罰上加罰。公司主要領導態度堅決:“寧聽罵聲不聽哭聲”,要求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以“雞蛋里挑骨頭”的精神,將安全基礎管理落到實處。同時加大安全檢查力度,開展專項檢查、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確定了班組日檢查、車間和主管科室周檢查、公司月崗檢的檢查制度并進行通報,檢查結果與單位獎金、評比先進掛鉤。
經過兩年的強化執行,如今公司員工已實現了對規章制度從“強制實行”到“自覺執行”的飛躍。“抓基礎管理,促安全生產”,在員工的心靈深處扎下根基。
基礎管理,歸根結底是人的管理。公司把功夫下在“人”這個主體上。從長途行車的“一對一”教育,到單車成本核算;從組織員工參與HSE體系建設、安全風險評估,到嚴格培訓、逐一考核,合格上崗,環環著眼于人,步步追求人的素質的提升。該公司建立、投用的GPS監控設施,令司機駕車行駛在千里之外,也仍在受控網絡之中。
強練內功保安全
去年,公司舉辦的一場操作技能大賽活動,讓員工至今記憶猶新。公司出臺的政策是:崗位練兵技能大賽獲得第一名的,可直接授予其“三星級員工”,晉級、提拔、漲工資,都從競賽優勝者中產生。
這是運輸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員工基本功訓練,著力提高隊伍素質的生動寫照。
公司除了經常性地開展事故案例教育、事故預案演練等,還堅持因崗制宜,因人制宜,保證訓練實效。去年,公司結合落實集團公司基礎管理年活動和創建學習型班組活動,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操作人員操作技能大賽活動。一些員工頂著高溫參加培訓,一些員工凌晨四五點鐘就到場地參加訓練,有效提高了員工的基本素質和崗位技能。前不久,該公司又利用3個月的時間開展操作規程“過篩子”考試,并大力倡導“崗位技術操作規程沒有60分及格,只有100分才合格”的理念,收到了“學、訓、做”水平一并提高的良好效果。
常抓不懈的基本功訓練,催生出一批批基本功過硬、能挑重擔的員工。至今,這個公司已經有14位司機實現了連續安全行車百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