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灣漏油造成的生態污染得花多少錢才能修補回來?
中海油頻發的事故讓專家們提出賠償的同時,也呼吁有關部門應長期關注這些區域的生態環境,“因為油污不是一兩天就能清理完的事情,對于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深遠,十年或者數年都在發生影響。”
這幾天的長島,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九丈崖、月牙灣這樣的景點,每天都有游客,即便是天陰有霧。開農家樂的老板們還是每天滿港口地找人拉活兒,相對于環境的威脅,賺錢才是他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漁民和養殖戶每天都在關注著渤海溢油事故的進展。“我們都不擔心,你們也別太擔心了,事情遲早會解決的,不管好壞,遲早會有結果的。”長島養殖戶蘇本狀對記者說。
渤海溢油事故后,據新華社報道,截至7月11日,這次溢油事故除造成840平方公里的劣四類嚴重污染海水面積外,還導致周邊約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四類水質。
何為四類海水水質?山東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民在接受采訪時曾說:“四類海水基本上屬于排污口的水質。”在他看來,溢油危害眾多,油膜覆蓋會直接對海 洋浮游生物造成損害,從而影響整個海洋食物鏈。原油中釋放的有害化學物質,其危害需要長期跟蹤監測評估。“長期跟蹤監測評估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海洋生態發 生變化,想要恢復是很難的。”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原副廳長、知名海洋專家王詩成對記者說。
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爾迪茲號油船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灣擱淺,后發生了溢油事故。那次事故排放了3.8萬噸原油,遍布數千公里海岸線。
王詩成的老家就在長島,海洋環境對海心島的重要性,他深有體會。“渤海是我國內海,近年來經常發生溢油、漏油事故,生態非常脆弱,早已不堪重負。山東省長島縣曾經建設的30萬噸毛蚶基地,就是因為勝利油田海上采油平臺排污而夭折。”
在他看來,國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石油開采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15年前,我就建議國家高度重視石油戰略儲備,保陸地拓海洋,保近海拓遠海,把渤海 已探明的油田放慢開采步伐或作為戰略石油封存,到外海、到國外建立國家石油基地,加快南中國海的石油(獨資或合作)開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時至今日,我 繼續建議國家放慢渤海的石油開采步伐,建立國家渤海石油戰略儲備基地。”
然而在新華社的報道中,過去幾年來,中海油在海上油氣田的勘 探、生產和并購等領域進展迅速。目前,中海油已實現油氣產量超過5000萬噸油當量的目標。根據中海油的規劃,下一步,中海油將從目前主力開發300米以 內的淺海向深海開發挺進。在未來5年內,中海油還將投入3500多億元用于中國海域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其中200多億元將用于深水大型裝備建設。
究竟能賠多少錢?
除了生態問題,賠償是人們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7月5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海監總隊北海第二支隊的政委何建苗表示,根據現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對事故責任方的處罰最高限額為20萬 人民幣。但國家海洋局相關人士表示,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第90條規定,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國家海洋局代 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相信會遠遠多于20萬元”。但該人士承認,目前無法確定具體的索賠額度。
此前,山東方面曾出臺《山東省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和損失補償評估方法》,其中規定,凡違規建設項目用海所造成的海洋生態破壞為損害賠償,凡合法建設項目用海所造成的海洋生態破壞為損失補償。
其中規定,造成50公頃用海生態損失,應當繳納1000萬元海洋生態損失補償費;造成1000公頃用海生態損失,應當繳納2億元損失補償費。
就此事,記者曾聯系山東省海洋和漁業廳,其宣傳中心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該規定只適用于山東省管轄的海域范圍內。而發生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所在海域歸國家海洋局主管。對于如何賠償,他們并不清楚。
而可以借鑒的是,去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發生的原油泄漏事故,該公司最高將面臨210億美元的罰款,而200億美元就相當于公司的年均盈利金額。
不管結果怎樣,渤海灣的船舶和長島的居民們依舊忙碌著。在這個繁忙的夏季,農家樂的老板們早已準備妥當,希望能迎來又一批的旅游高潮;養殖戶們收完扇 貝,又忙著撒海參苗,希望來年有個好收成。九丈崖下的沙灘,人們忙著撿著色彩斑斕的石頭,不時傳來笑聲。遠處的渤海灣,在太陽的照射下,依舊泛著斑斕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