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總統巴希爾
在延期一天后,蘇丹共和國總統巴希爾終于在28日凌晨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巴希爾上次訪華是在2006年,當時他來北京參加有關中非合作的政府峰會。
據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此前介紹,巴希爾總統訪華期間,中蘇雙方將就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鞏固兩國傳統友誼、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進行探討,并就北南和平進程、達爾富爾等問題交換看法。
在蘇丹南部即將宣布獨立之際,北南雙方仍未就邊界劃分、石油收益分配等問題達成一致的協議,局部地區時有新沖突發生。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就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巴希爾此次來訪主要是想利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在北南雙方沖突可控的情況下,喚來更多國際社會對蘇丹局勢的關注,拿出維護蘇丹地區和平穩定的方案。
賀文萍同時也表示,蘇丹局勢的穩定是保證中國石油企業在蘇丹人員、財產安全的最重要前提。
巴希爾專機沿途折返
巴希爾原定于6月27日訪華。當時他在伊朗參加完一個反恐會議后,從伊朗直飛北京,但他所乘坐的專機在土庫曼斯坦上空突然折返,訪華行程因此延遲一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就巴希爾訪華航班延誤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是“由于技術原因”,但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會談、會見不會受影響。6月29日上午,胡錦濤主席將與巴希爾總統舉行會談;29日下午,吳邦國委員長、李克強副總理將分別與他會見。
不過有外媒報道稱,巴希爾專機突然折返是因為巴希爾擔心飛機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上空遭到當地美國空軍攔截,被強行帶到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受審。
2009年3月,巴希爾被ICC以涉嫌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犯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發出逮捕令,成為首位遭到ICC通緝的在任國家元首。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的成員國都可以在境內逮捕嫌犯。但中國、俄羅斯、美國和以色列均未加入該規約。
對此,洪磊在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ICC起訴巴希爾總統的決定有嚴重保留。
中方積極斡旋蘇丹和談
按照2005年北南雙方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和今年1月9日南方的公投結果,蘇丹南部將在今年7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
但是公投結束后的6個月過渡期即將結束,蘇丹北南雙方仍未就阿卜耶伊地區的歸屬、石油收入分配、公民身份、外債分擔等諸多問題達成一致協議。盛產石油的阿卜耶伊地區更是成了連日來蘇丹政府軍和南部蘇丹人民解放軍交手的地方,沖突已使數萬人流離失所。
為了推進蘇丹北南雙方和談,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本月11日赴蘇丹喀土穆會晤巴希爾。此后,劉貴今還前往南方首府朱巴,會見了包括議長在內的一些南方政要。
返國后,劉貴今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在蘇丹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私利,凡是有利于蘇丹北南雙方的事情,中國都予以堅定支持,誠心誠意推動蘇丹和平進程。”
巴希爾:南方獨立不影響中蘇關系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0年中蘇貿易額達到86億美元,比2009年提高了35.1%。蘇丹是中國海外能源投資的重要目的地,去年蘇丹是中國第六大原油供應國,占中國原油進口量5%以上。
巴希爾在訪華前夕表示,蘇丹南部地區將在7月9日正式宣布獨立,這一事件不會對目前的蘇中關系產生影響。蘇丹不反對中國與蘇丹南部即將誕生的國家建立關系,任何國家都有權做出符合本國利益的決定。
巴希爾還表示特別感謝中國在蘇丹的公路建設和供水服務等基礎設施項目。
蘇丹駐華使館經濟商務中心副主任巴比克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蘇丹南部地區將在7月9日獨立,這一事件不會影響中國在蘇丹北南雙方的石油利益。因為中國一直都在與雙方接觸,而北南雙方也都會恪守之前與中國石油企業簽訂的一系列協議。
巴比克爾還表示,日前蘇丹北南雙方領導人在埃塞俄比亞會面,試圖彌合雙方在南部獨立前的關鍵分歧,并且已同意在存在爭議的邊境地區建立聯合政治和安全機制。盡管有些議題可能還會擱置到南部獨立以后進一步達成協議,但是雙方都會遵守《全面和平協議》,避免爆發內戰。
對于即將于7月9日宣布獨立的蘇丹南部,劉貴今表示,中國將與北南蘇丹友好相處,共同發展良好的、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并鼓勵更多的中國公司到南部蘇丹投資,參與那里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