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商品龍頭的原油最近成了“全民公敵”,希臘問題的重談更讓它頓時成了難翻生的咸魚。
希臘債務暫無實質性解決方案影響著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周三夜間歐元兌美元匯率跳水1.67%,美元指數暴漲1.36%,同時WTI原油期貨主力重挫逾4%,布倫特原油8月合約亦下跌5.3%。經驗上美元單日上升超過1%短期都會對美元計價的商品構成較大壓力,而5月以來的美元反彈幾乎讓油價進入“休克”,NYMEX原油曾在5月初的一周內狂瀉15%以上。
此次下跌之后,WTI原油價格一度跌至94.47美元,打破5月初95美元左右的前低,兔年春節以來的漲幅幾乎全部蒸發。美盤原油去年下半年到今年4月曾大幅上漲超過60%,后因為地緣問題減弱、美元反彈、大宗商品普遍回調等原因迅速回吐了漲幅。近期歐債問題的重提進一步加劇了油價的回調。
其實在被希臘危機“狠踹”一腳之前,原油早已落魄多時。整個5月份到6月中上旬,商品市場多數品種都在忙著絕地反彈,LME銅比之前上漲了7%,CBOT大豆漲幅逾5%,黃金上漲了5%,連白銀都呈現微弱的反彈,國際玉米等農產品價格甚至還繼續創造歷史新高。WTI原油竟淪落成主流商品的拖累,總體呈震蕩偏弱態勢。
美國經濟數據的不佳和原油需求的下降也加入到打“落水狗”的行列。如最新公布的美國通脹率數據非常搶眼,美國5月核心通脹錄得近3年來最大漲幅,5月季調后消費者物價指數月率上升0.2%,預期上升0.1%,未季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上升3.6%,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新高。數據的疲軟加深了投資者對下半年美聯儲加息的擔憂。同時,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還暗示原油和油品需求減少,過去四周的平均需求較上年同期減少3.2%,煉廠產能利用率從上周的87.2%下滑至86.1%,意味著煉廠正削減汽油及其他燃料產量,顯示美國經濟復蘇的步伐繼續延遲。行業專家表示,國際油價因歐債問題再次走弱只是表面現象,其背后真正的推手還是市場對未來商品流動性的擔憂,且之前過高的油價已經阻礙了部分經濟體的復蘇,希臘危機不過是資金用來抬高美元、壓低油價的借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