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大型成套設備重點推進
在石化裝備由大變強的過程中,國產化是主旋律。
“十一五”期間,國內石化裝備的國產化率有了大幅提高。據中石化集團原國產化辦公室主任王廷俊介紹,經過過去5年的攻關,百萬噸乙烯和百萬噸PTA等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實現了重大突破,一些過去一直依賴國外進口的重大設備開始立足國內,并在大型石化項目上推廣應用。
“按照投資計算,目前石化設備國產化率,1000萬噸/年煉油設備已經達到90%以上,100萬噸/年乙烯設備國產化率已達到75%以上。”王廷俊在論壇上說。
但他同時也指出,目前石化成套設備中還有部分大型、高端設備還沒有開發,或者技術水平還有差距。這部分設備技術要求高,制造難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數工業發達國家可以制造,如大型反應器、超高壓壓縮機、超低溫化工流程泵、高精度計量泵、大型隔膜泵、屏蔽泵和磁力泵等。對這些設備,國內企業仍需要抓緊開發。
孫騰良則表示,今后國內新建煉油項目的起步規模都要達到1000萬噸/年以上。到2015年,全國煉油企業平均煉油能力提高到600萬噸/年,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年的大型煉油基地。
“為了提高油品質量,煉廠需增加加氫裂化、加氫精制、或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裝置;為了提高重質原油加工能力,需擴大延遲焦化、加氫裂化、加氫精制的規模;為適應高硫油的加工,還將增加脫硫裝置和硫磺回收裝置。”孫騰良說。
在他看來,“十二五”煉油裝備制造業的重點就是煉油成套設備大型化設計制造、脫硫硫磺回收、煤制氫、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加氫精制、延遲焦化、催化重整裝置的關鍵設備。
此外,他透露,2015年國內規劃的乙烯產能達到2200—2300萬噸,“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乙烯裝置700—800萬噸,重點是繼續提高百萬噸乙烯裝置成套設備質量和運行穩定性,國產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0%。
“總之,"十二五"要圍繞重點建設工程,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大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推進重大石化裝備國產化和自主化。”李勇武說。
記者隨后從石化聯合會了解到,下半年將舉行的亞洲最大石化裝備展第三屆上海石化展有望成為“十一五”國產大型石化成套設備集中亮相和成果展示的平臺。同期還將舉行第九屆中國國際海洋油氣展及相關論壇,與海工裝備相關的最新政策動向也將一并浮出。
目前A股市場上與煉化裝備相關的上市公司包括杭氧股份等,前者母公司杭州制氧機集團被國家確定為大型乙烯冷箱國產化基地;后者于2006年起涉足石化設備領域,產品包括石油化工容器和重容鍛鋼件。
環保化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發力在即
推進節能減排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石化作為高耗能行業,將成為節能減排的主力。與此同時,一些與節能環保相關的裝備也與此息息相關。
李勇武表示,“十二五”石化裝備的另一大目標就是圍繞節能減排,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為此,將大力開發和推廣燃煤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脫汞一體化設備、高濃度難降解化工廢水處理技術裝備、油田鉆井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與成套裝備、廢油再生基礎油成套裝備、
“"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以新型、高效、節能減排關鍵設備開發制造為突破口,以研制開發新型戰略性產業所需先進成套關鍵設備為發展目標,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使企業不斷優化升級。”孫騰良說。
據他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投入將達3.1萬億,規模比“十一五”的1.4萬億增長一倍多。
“對石化行業來說,"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抓好煉油、乙烯、合成氨、純堿、尿素、黃磷和電石等七個行業的節能。在節能設備開發與工藝相結合的同時,大力搞好高效節能設備的推廣工作。”孫騰良說。
據了解,燒堿行業目前正在推廣的膜極距電解槽就比一般離子膜電解槽每噸燒堿節電約100度,而另一項正在開發研制的新型高效節能型氧陰極離子膜電解槽技術每噸燒堿更可節電600—800度。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裝備也是節能環保裝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孫騰良指出,新能源的核心是核電、風電和光伏。其中,核電所需關鍵設備大多是由安全級別極高的高壓容器、高壓管道所組成,與石化裝備制造業關聯度大。
工信部日前透露,我國將出臺《“十二五”節能環保裝備專項規劃》,將以技術為主線,提出一批需要研發、應用和推廣的環保技術裝備,編制推薦目錄,以提升環保裝備的技術水平。
東海證券分析師桂方曉指出,隨著鋼鐵行業燒結煙氣脫硫的實施,將推動非電領域二氧化硫減排,由此可以關注相關上市公司,龍凈環保。
責任編輯: 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