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卷入“問題油”風波,湖南岳陽近萬輛汽車加了中石化93號汽油后出現發動機無力,汽車抖動等問題,“問題油”引發“全市大修車”。中石化廣州公司日前表示,廣東地區進貨渠道、標準都與岳陽完全不同,沒有“問題油”。
近日,湖南岳陽大批車輛在中石化加油站加了93號汽油后,出現冷發動時汽車發抖、加速無力、油耗增加等問題。據報道,目前中石化方面已就此開展車輛故障受理工作,并對4月26日至5月10日間到中石化岳陽加油站加油的車輛實施免費維修。據估計,受影響的車輛可能有上萬輛。中石化方面表示,出問題的油來自外部采購,并非中石化自己生產的。
昨日,中石化廣州公司表示,廣東地區不可能出現“問題油”。廣東地區的汽油都是國IV標準,而岳陽地區是國III,甚至可能國III都沒有達到。廣州石化稱,廣東汽油來源主要是廣州石化、茂名石化等生產的本地汽油,還有進口汽油。“完全沒有岳陽來的油,成本太高了。”
而岳陽出現“問題油”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很大可能是進貨渠道不合規,汽油質量不合格。該人士同時表示,廣東汽油質量檢測標準十分嚴格,不合格汽油根本不可能通過廣東省公司的檢測,所以廣東車主可以放心加油。
廣州本地加油站及4S店均未受影響。昨日下午,記者也隨機走訪了廣州幾家中石化的加油站,加油站工作人員均表示生意未受影響,兩天來僅有一位車主詢問過93 號汽油會不會有問題。記者還采訪了安驊雪佛蘭的總經理李天賞,李天賞表示,目前沒有4S店反映遇到此類問題。李天賞說,廣州市場相對規范,不太可能出現 “問題油”。
報道顯示,從去年的香港的士死火事件、河南93號問題乙醇汽油事件、海南中石化疑似問題汽油事件,再到近期的岳陽問題油事件,1年半以來,消費者針對中石化問題油問題氣的投訴事件已是第四樁。
疑點
堅稱檢測合格 為何損傷車輛
中石化岳陽分公司經理元立峰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4月28日,中石化總部調派岳陽分公司3批共約幾千噸油,其中疑似“問題油”890噸。湖南岳陽石油公司5月26日一份“問題油”事件通報顯示“4月底,我公司從中石化系統外購入一批93號汽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27日對記者表示,這些問題油“不是我們中石化自己煉出的油,自己煉的肯定沒有問題。”但該人士不愿披露更詳細信息。
這些“問題油”是從哪里購入、由哪里生產的,又通過何種渠道進入湖南岳陽石油公司?湖南岳陽石油公司經理元立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司石油一般通過長江水路購入。但他并未說明這次“問題油”如何獲得。
通報稱,“入庫前,經我公司和省公司兩級檢驗,(這些油)符合國家車用汽油標準(G B17930)”。元立峰也表示,封存之后他們對“問題油”進行了5次抽檢,“油沒有任何問題。”
據介紹,問題出現后,岳陽市已經成立聯合調查組,市工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問題油”進行了抽樣復檢,但“仍符合國家車用汽油標準(G B17930)要求”。
“問題油”自檢合格,為何還導致部分車輛出現異常情況?元立峰“也說不清楚”,可能是由某項金屬添加劑導致,但該指標不在國家檢測標準范圍之內。他說,在幾天前已經將該批油樣送北京國家法定檢測部門,請專家做進一步檢析并查找原因。
據上述知情人透露,送檢報告已有結果。記者獲知這一線索后,立即通過電話聯系了此次負責送檢人、岳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趙姓副局長,他說正式報告會“晚點出來”,但未透露具體公布時間。
同時,記者通過電話向岳陽市政府負責此事件的一位官員求證,他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送檢結果報告,具體情況請記者采訪市委宣傳部。中新社 新華社
企業說法
汽油符合國家檢測標準,疑為標準外某項金屬添加劑導致,但該指標不在國家檢測標準范圍之中。
岳陽問題油事件概況
故障癥狀
發動機無力,汽車抖動等問題,估計近萬輛汽車卷入中石化“問題油”事件。
來源成謎
中石化稱,中石化總部調派岳陽分公司3批共約幾千噸油,其中疑似“問題油”890噸。岳陽石油通報稱,從中石化系統外購入。具體來自哪里,目前仍無更多信息。
近年問題油問題氣事件
2010年1日1日,有出租車在中國石化香港分公司部分加氣站加氣后,出現較難發動或慢速時“熄火”現象。據報道,氣體質量經查沒問題。但香港機電工程署調查認為,“懷疑”在重點調查時段內中石化有違規操作。
2010年3月下旬,部分車輛在使用中國石化河南石油所轄安陽分公司部分加油站93號乙醇汽油后,出現汽車抖動、燃料燃燒不完全、尾氣排放異常等現象。經查,系存在質量問題的外購油品入庫,其中約90余噸流入市場所致。
2010年4月下旬開始,海口市出現汽車在中石化加油站加了“問題油”后損壞事件。調查結果稱,主要由于汽油雜質過多,燃燒不完全,導致積碳過多,出現熄火、帶速抖動、啟動困難等故障。
2011年5月,不少湖南岳陽的車主發現加了中石化93號汽油后出現發動機無力,汽車抖動等問題,估計近萬輛汽車卷入中石化“問題油”事件。中石化有關負責人稱:發現890噸“問題油”,但其符合國家檢測標準,疑為標準外某項金屬添加劑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