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產業經過近幾年的迅猛增加,目前中國甲醇生產能力逼近4000萬噸,產能過剩情況明顯,整體行業盈利度下降。隨產能、進口的增多,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另外,傳統性下游產品部分也屬于產能過剩品。在此基礎上,甲醇期貨即將上市的消息令多方人士關注。
有消息顯示,甲醇期貨今年已經通過了證監會立項批準,目前正在征求其他部委意見階段,目前部分期貨公司也已經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從甲醇基本面情況來看:中國甲醇行業進入21世紀后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2005年之前年增長不足二成,2006、2007年增速較快,兩年年均增速50%,產能也達到了兩千萬噸以上;近幾年雖然產能增速有所放緩,然2010年產能增長率拉高至38%,當年中國甲醇產能也達到了3800萬噸左右,供給壓力進一步加大。
單位:萬噸
產量
進口量
出口量
供應量
自給率
2006
745.8
112.7
19
858.5
88.84%
2007
1012.6
84.5
56.3
1097.1
97.45%
2008
1109.9
143.4
36.8
1253.3
91.24%
2009
1123
529
1.4
1652
68.40%
2010
1575.3
518.9
1.24
2094
75.27%
以2010年數據為例,我國甲醇仍以煤制甲醇居多,西北、華中、山東、華北等地所占比例較大。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項目次之,焦爐氣制甲醇裝置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約254.5萬噸;西北及東北兩地各有約88-110萬噸的焦爐氣制甲醇項目。另外,2011年,中國將新增1100多萬噸甲醇產能,到2011年底,甲醇產能將達到甚至超過4800萬噸。隨著國內供給能力的增多,相應的規范政策也陸續出臺!都状夹袠I“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15年,我國甲醇總產能將控制在5000萬噸。屆時“十二五”期間,將淘汰甲醇落后產能300-500萬噸。
從電子盤與現貨對比來看:
![]() |
圖示華東甲醇現貨與倉單走勢對比圖,由此可見,倉單與港口聯動性較為明顯。一方面甲醇倉單和現貨行情中長期趨勢保持一致,另外倉單價格波動的幅度和頻度較現貨價格大;高低點的出現一般較現貨早。
另外,期貨相比電子盤有區別,也有優勢。區別方面從參與者、保證金比例、交割期、交易范圍等方面而有不同。其中期貨參與人士多為自然人、企業客戶,部分基金機構客戶;同時,期貨是面向全國的市場,實行五級監管制度。信用風險低、資金保證、流動性充足、交割品級等方面相比電子盤更有優勢?傮w而言,期貨比電子盤對現貨的影響更大,若甲醇期貨上市,屆時甲醇金融屬性會增強;也將在更大范圍內覆蓋產業鏈,為企業提供避險工具。信息來源:金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