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三大海外運營中心日漸成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5-1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注度:0]
摘要:
作為全球油氣高端市場之一,歐洲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石油公司難以踏足的領地,但隨著中石油集團收購英國石化巨頭 英力士獲歐盟委員會批準,已經30年未建新煉廠的歐洲也將迎來中國最大石油公司。
...
一個月后,
中石油又收購了新日本石油公司大阪煉廠部分股權。后者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煉商、石油進口商和營銷商,擁有9家煉油廠,其石油提煉能力超過130萬桶/天,占有日本汽油市場23%的份額。
至此,中石油亞洲油氣運營中心初具成形,而時隔兩年,借力英力士兩大煉廠則無疑是中石油加速歐洲油氣運營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
“中石油一直致力于推動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其進軍歐洲的目的只有一個,提升國際化,拉長產業鏈。”周修杰說。
隨著中石油落子歐洲,全球三大運營中心的藍圖也日漸清晰,中石油集團一名高層對本報記者透露,在歐洲市場逐步成熟后,中石油位于南美的油氣運營中心也將著手建設,目前,地址初步選定為哥斯達黎加。
戰略意義高于經濟效益
中石油的逆勢進入歐洲無疑將面臨市場飽和、利潤微薄等多重壓力。
“國內持續高漲的
成品油市場,以及國際投資環境決定了中國石油公司加速海外投資的步伐,從這個層面上看,中石油在全球范圍內整體布局的戰略意義遠遠要高于經濟效益。”中石油規劃總院一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據其介紹,國際上對于石油公司實力的判斷標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整體規模,在此基礎上,中石油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全局部署與其試圖在“
十二五”末躋身世界一流綜合型能源巨頭的訴求不謀而合。
“國有石油公司的發展都具有階段性,尤其是通過
十一五 期間的積累,中石油現階段已經處于發展的關鍵期,這個 關鍵期 指的是從一個大型石油公司壯大成世界石油巨頭的整體提升。”上述中石油規劃總院人士說。
中石油擴大規模的出發點從極力打通歐洲市場的舉動可見一斑。
作為高端市場,歐洲成品油業務在
BP、
殼牌、
道達爾等世界能源巨頭精心耕耘多年后,早已進入了成熟期,成品油用量逐年下降,需求也日益萎縮,以
雪佛龍為代表的石油大鱷甚至紛紛撤離了歐洲市場。在此情況下,中石油的逆勢而上則無疑將面臨市場飽和,利潤微薄等多重壓力。 “歐洲市場云集了全球最大最富競爭力的國際能源巨頭,中石油開拓歐洲市場的難度也相對較高,運營成本高昂、石油巨頭競爭激烈、政策壁壘都將是中石油將要面臨的阻力。”周修杰說。
除此以外,周修杰還表示,中石油在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方面與國際石油巨頭依舊存在較大差距。同時,跨國經營的經驗不足,以及海外營業收入、
海外油氣儲量、海外煉油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也將阻礙中石油的國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