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
珠海特區報訊 記者姜平報道:位于高欄港的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記者昨日獲悉,該項目一期工程場地地基處理已完成50%以上,設計、勘察等工作正同步進行,預計于明年6月即可投產。
據介紹,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由中國海油控股的上市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占地約295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深水浮式平臺等深水海上油氣田設施的建造以及新產品研發制造、深水船隊補給支持等。業內人士認為,深水是中國海油未來產量和儲量的重要接替區,開發南海深水海域的能源就需要大量海洋裝備制造產品,該項目全面建成后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建設基地,全部投產后年產值約150億元。
記者了解到,中海油珠海深水工程基地首期投資預計達50億元,一期工程包括有滑道、車間及其他配套設施等,已進入設計、勘察等實施階段,預計于明年6月即可投產。目前正在開展一期廠區的回填和地基處理工作,前者已完成60%后者完成50%以上,一期廠區50%以上的地面都已鋪上石料,現場10多臺夯機正在緊張地夯實地基(上圖 本報記者 趙梓 攝)。
項目副經理肖寶忠在現場告訴記者,該基地是中海油第一個深海工程基地,與淺海工程以導管架支撐不同,深海工程基地所生產的浮式平臺等設備,都是要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區作業因此噸位相當大,對廠區地基承載力的要求非常高。“我們要先用石料把地基回填到4.5米,然后用夯機再砸下去1米左右,這樣的地基才能符合我們的要求。”他介紹說,工程所需石料量非常大,現在每天需要的石材達700多車約1.5萬方。
“地方政府對基地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在高欄港重大工程多、石料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下,港區供應的石料滿足了我們的需求。”項目工程師張忠凱介紹說,目前港區正在加快建設海工一路等項目配套工程,而水、電包括移動通訊信號都已到位。
據悉,中海油深水工程項目開工的同時,還在高欄港啟動包括南海天然氣陸上終端、天然氣發電、LNG接收站等項目,這幾大項目涉及精細化工、船舶制造、發電等多個產業,能拉長和延伸珠海市甚至整個廣東省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