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國產延遲焦化加熱爐在線清焦技術的開發與工業應用”通過中國石化的項目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的開發應用實現了延遲焦化加熱爐不停工在線清焦,不僅有效延長了加熱爐連續運行周期,而且減少了因裝置多次停工機械清焦造成的環境污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該技術屬國內首創,具有創新性。
該項目開發單位是燕山石化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燕山石化14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于2007年6月建成投產后,與國內其他同類裝置一樣出現了結焦問題。其他延遲焦化裝置通常采用停工機械清焦,既影響裝置處理能力和運行效益,又因停工放火炬造成環境污染,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為保證裝置高負荷連續運行,燕山石化開發了延遲焦化加熱爐“雙路高頻在線清焦技術”。該技術主要四個創新點:一是解決了單路清焦爐管輻射上段熱耦合的問題,保證了在線清焦的效果。二是清焦后雙路同步投入進料,避免了加熱爐發生二次結焦。三是采用了煙氣溫度控制技術,避免了在線清焦對空氣預熱器的損傷。四是應用原料切換技術,消除了在線清焦操作的安全隱患。燕山石化延遲焦化裝置分別于2008年5月和7月、2009年4月和11月對延遲焦化加熱爐實施在線清焦,到2010年5月按計劃停工檢修時,加熱爐累計運行34個月,實現了長周期高負荷(110%設計負荷)穩定運行。與停工機械清焦方式相比,裝置連續運行增加效益2000多萬元。
該項目負責人還說,下一步燕山石化將提高雙路高頻在線清焦技術的自動化水平,申請專利保護,形成在線清焦操作指南,以加快技術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