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全國轟動的“常州毒地事件”日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兩家涉案企業被環保組織提起公訴。近年來,毒地事件接連不斷,為此,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法律政策治理土地污染。土地保護與土壤修復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油田開發也卷入其中。
2017年3月20日-22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展會開設油田開發與土地保護展區,諸多行業企業共同探討油氣開發與環境保護。
cippe 開辟油田與土地保護展區
2017cippe將于3月20日在北京順義新國展開幕。經cippe組委會確認,數十家油田固廢處理設備制造商已報名參展。今年,cippe組委會打造的油氣田與土地保護展區吸引了環保行業與油氣開發行業的多家企業前來參展與參觀,一時間展位供不應求。
據介紹,一家名為新峰機械制造的裝備生產公司將在展會現場展示該公司最新的油泥沙、油泥漿處理裝備。該新峰機械的油田固廢處理裝備已經在國內油田應用,并為油田帶來了良好效果。像新峰機械這類的參展企業在2017 cippe上還將出現數十家,如大慶海嘯機械設備制造公司、青島中孚達環境科技開發公司等。
土地保護已成風 油氣公司在行動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對企業的環保主張向來是“誰污染、誰治理。”對于油氣行業來說也是如此,甚至要求更高。油氣勘探開發對土地的污染包含了有機物與無機物兩個方面。舉例來說,石油本身就是污染質,為有機物污染。無機物污染則是油田化學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及放射性元素污染,還包括一些無機鹽類。
前幾年,國內油氣開發如火如荼的盛況對目前土地保護形成了巨大壓力,近兩年油價低迷,正是油氣公司恢復土壤的好時機。在四川盆地,中石油與中石化正在行動。在涪陵頁巖氣開發示范區,中石化提出了“泥漿不落地”的口號,現場再也看不到大坑內的黑色污染物,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體化的固廢解決設備。
政策支持 萬億市場 何樂而不來
中石化在涪陵的表現已經驗證油田開發與土地保護是可以協調的。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土地保護的工程服務市場有著巨大空間,小項目少則投資數百萬,大項目則達數十億元。隨著國家不斷重視土地保護,更多的資金涌入,更多的科技公司將參與其中,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當然,土地保護的成本問題也是企業最為關心的。據中石化一線作業技術人員透露,以油泥沙、油泥漿處理設備為例,由于技術的突破,治理成本已有較大下降,配合回收再利用方案,或有盈利的可能性。不僅如此,這類油氣田固廢處理、回收裝備還能應用于農業田的作業,前景大有可為。相信,在2017 cippe上,前來參觀、參展的業內企業必將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