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石油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非歐佩克石油產量持續上升,美國石油產量似乎也已經見底回升,而石油需求量的增長卻不溫不火。從當前美元強勢的情形來看,石
油價格在十月初呈上漲跡象,而之后卻不斷下跌的原因就變得清楚了。
但是在這種背景下,歐佩克與石油價格的相關性從減弱的狀況中逐漸恢復,產油國集團于11月30日在維也納就限制石油產量所做的決策可能會決定石油價格的未來走勢。
國際能源署稱,歐佩克限制石油產量的計劃將在加速石油市場恢復平衡的進程中起關鍵作用。這一位于巴黎的能源機構在十月份的月度報告中表示,如果歐佩克不進行干預,石油市場在明年上半年仍然會保持供過于求的局面。
但是,歐佩克在九月底宣布將石油產量限制在3250萬桶/天到3300萬桶/天之間的初步計劃后,幾個方面的挑戰隨即而至。根據標普全球普氏調查顯示,歐佩克九月份的原油產量為3324萬桶/天。
十月底,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技術會議,期間展開了一天的討論,但是沒有得到預期結果,石油價格繼續下跌。
近月倫敦洲際交易所
布倫特原油期貨在10月31日的結算價為每桶48.30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的結算價為每桶46.86美元,二者相對于10月1日的結算價均下跌了5%。
歐佩克原本希望這周末能列出足夠多的執行凍結計劃的理由,以獲得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支持,共同加入控制石油產量的措施中。始料未及的是,會議僅僅暴露出歐佩克成員國內部的分歧,這說明從上個月起,阿爾及爾的懷疑論者已經開始質疑歐佩克是否有能力有效地執行凍結計劃。
而參與談話的六個非歐佩克產油國——阿塞拜疆、巴西、阿曼、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墨西哥則被冷落在一旁,這些國家希望歐佩克先處理好內部矛盾,將協議敲定,再來要求他們商討履約事宜。
目前主要的障礙是,歐佩克兩個最大的產油國——伊朗和伊拉克拒絕對不斷上升的石油產量進行限制,將大部分擬議的產量削減重任甩到了沙特阿拉伯的肩上。
伊拉克正與伊斯蘭激進組織作戰,因此堅持要提高石油報價或者獲得凍結計劃的赦免,而伊朗則以在制裁期遭遇損失為由,辯稱其有權生產更多石油作為彌補。
伊拉克對于歐佩克使用第二手資料預估其石油產量而言,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據歐佩克稱,伊拉克的實際石油產量被嚴重低估——這讓歐佩克成員國在分配新的產量水平時更難確定選用何種基數,同時讓本就微妙的局勢更加復雜。
伊拉克向歐佩克稱,其九月份的石油產量創下新高,平均477.5萬桶/天,相比八月份增加了15.3萬桶/天。但是,據歐佩克的第二手資料顯示,伊拉克上個月(九月)的石油產量為445.5萬桶/天,與伊拉克政府給出的數據有32萬桶/天的差額。
石油的供需前景似乎已經惡化。據國際能源署稱,由于經合組織石油需求增速停滯不前,且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速明顯下滑,全球整體的石油需求增長持續減速,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2500萬桶/天(五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跌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80萬桶/天(四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石油供應量似乎沒有減少。國際能源署表示,隨著伊拉克泵油量創下記錄以及利比亞重新開放出口
油庫,歐佩克九月份的原油產量上升16萬桶/天,達到歷史新高——3364萬桶/天;此外,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的石油供應量也達到或逼近歷史最高點,伊朗的石油產量則為370萬桶/天——接近制裁前的水平。
基于俄羅斯和哈薩克石油產量的提高,非歐佩克石油產量增加了50萬桶/天。
美國原油產量似乎已經見底回升。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估算,截止于7月1日的一個星期內,美國原油產量降至842.8萬桶/天,之后的產量從844.5萬桶/天至859.7萬桶/天不等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上月表示,美國下一年度的原油產量平均應為860萬桶/天,將其之前的預測值向上調整了10萬桶/天。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稱,2015年美國原油產量為940萬桶/天,而2016年預計為870萬桶/天。
當歐佩克成為大家關注的中心時,我們也不能忘了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美國大選可能會對美元造成影響,轉而影響石油價格。
人們相信,美國經濟狀況已經足夠穩健,可以為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提高利率提供支持,因此美元指數表現強勢,這是上個月對石油價格造成限制的一個關鍵因素。
對于其他貨幣的持有者而言,美元走強使得燃油和原油進口更為昂貴,從而對石油價格形成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