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巨額海外商購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對于中國屢簽貿易大單,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這更多是體現了中國為平衡全球貿易、增加發達國家就業所做出的積極姿態和行動。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用外匯儲備購買國外商品對國內經濟也是有益的,一方面這有利于中國在匯率基本穩定的條件下減少貿易順差;另一方面,如果進口品的技術含量高、且能夠對國內市場產生競爭壓力,那么還會促進國內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業的升級。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金融危機后,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采取了大量的反傾銷等逆周期貿易政策,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和強化,多邊貿易框架受到嚴重挑戰,中國成為逆周期貿易政策的“重災區”。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采取了積極的姿態,與主要貿易伙伴美國和歐洲的核心國家簽訂雙邊巨額商貿訂單,其背后有三重含義。”王晉斌說,首先通過雙邊貿易來打破這種逆周期貿易政策盛行的格局,對于促進國際貿易秩序常態化有重要作用;此外,這對于緩解中美、中歐外部不平衡有一定的作用;最后,這提升了中國與這些發達國家之間的經貿關系,通過經貿關系的提升來為政治關系的穩定和改善提供基礎。
他進一步指出,全球貿易不平衡問題仍將持續多年。簽訂貿易大單對于刺激世界經濟復蘇的意義更多是體現在中國對于建立一個更加公平、互惠的全球貿易環境以及開放雙邊投資市場上所做出的積極姿態和行動,這會對未來全球貿易和投資會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而在購買數額上的刺激效應是可計算的、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