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扎德瓦投資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7月以來,沙特原油產量達1036萬桶/日,同比增長了7%;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沙特原油產量將維持在這一水平。盡管當前國際
油價的跌幅已經超過60%,但是阿美石油主動將11月交割的亞洲石油價格下調至比基準價格低3.2美元/桶,將阿拉伯輕質
原油價格下調至比基準價格低1.6美元/桶,將售往美國市場的所有種類原油每桶價格下調了30%。可見沙特執行“低油價、不減產”政策的決心和魄力。
其次,沙特聯合
歐佩克執行“低油價、不減產”政策。沙特一國的石油產量就占歐佩克石油產量的三分一,因此沙特在歐佩克占據主導地位。在2014年11月27日于維也納舉行的歐佩克半年會議上,12個成員國中的大多數提出的支持減產,沙特沙美石油公司領導人納伊米則促成歐佩克達成一致意見:繼續開采,等待更低的價格,把高成本的石油商擠出市場。
6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會議于在維也納召開,盡管委內瑞拉、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和厄瓜多爾等國傾向于支持減產而刺激油價,但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力主歐佩克應當保持當前產量。最終在沙特的斡旋和推動下,歐佩克宣布維持未來六個月3000萬桶/天的產量配額不變。在當前國家石油市場相對寬松的情況下,這將促使
國際油價在近期繼續保持低油價。
第三,沙特聯合非歐佩克產油國執行“低油價、不減產”政策。當今歐佩克并不是國際石油市場唯一的供應方。歐佩克的市場占有率在2012年為35%,在2014年為32%。因此沙特為了使“低油價、不減產”政策達到理想效果,必須聯合其他非歐佩克國家執行“低油價、不減產”政策,其中沙特和俄羅斯的互動就是典型例證。俄國是當前世界極其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石油出口國,因此沙特和俄羅斯就執行統一的石油政策進行多次溝通。
自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后,沙特和俄羅斯就石油政策進行了多次、頻繁溝通。2015年6月18日,沙特副王儲兼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率團訪問俄羅斯積極推動雙方深化石油合作,擬定石油聯合生產出口戰略,意欲建立石油聯盟。2015年10月11日,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再次訪問俄羅斯,在俄羅斯索契商討敘利亞局勢,其中重要內容就涉及兩國的石油政策。但是由于分歧過大,雙方沒有就石油政策達成一致。
沙特執行“低油價、不減產”政策的影響及前景
對于石油高度依賴的國家,成也石油,敗也石油。油價上漲,則促就石油富國的種種傳奇;油價低迷,則滋生經濟和財政萎靡不振的隱患。這對沙特而言尤為如此。石油和天然氣產值大約占沙特國內生產總值的50%、占出口收入的85%,石油銷售占沙特政府財政收入的約90%。沙特堅持低油價、不減產政策使沙特的財政收入銳減。據沙特財政部預算報告顯示,2015年財政收入將由2014年年的1.046萬億里亞爾(約合2785億美元)下降至7150億里亞爾。
截至7月底,沙特貨幣署持有的外匯儲備已經從去年年中的峰值7460億美元減少至6690億美元。但是沙特政府既要負擔國內傳統高額的福利支出,也要參與兩場代理人戰役——也門戰爭和敘利亞內戰,因此沙特的財政狀況惡化。沙特的財政預算從盈余一路下滑至赤字20%以上。為應對財政緊張局面,沙特政府不得不發行國家債券和減持外國債券。今年以來,沙特已經先后發行四次國債,累計發債750億里亞爾。同時沙特央行開始減持外國債券,今年5月至今,沙特央行已出售價值12億美元的納斯達克歐洲客戶有價證券,占其相應持有額的13%。可見沙特“低油價、不減產”政策對其自身經濟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石油“富豪”沙特尚且面臨經濟問題,其他石油生產國家更是切身感受到了石油“寒冬”。由于油價持續低迷,各國的石油投資和石油產量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以頁巖油為代表的非常規石油開發遭遇的負面影響尤為顯著。
道達爾CEO普亞納表示,油價只有回到每桶70美元的水平,頁巖油氣田才能保持盈利。但是目前原油價格已跌破這一盈虧平衡點,這使美國石油鉆井數量不斷下降。根據美
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數據顯示,5月美國
鉆井平臺開工數下降至889臺,比去年同期1859臺水平下降了52%。
截止6月,美國油氣鉆井平臺數已連續26周下降。根據紐爾利的報告,5月份美國頁巖油日均產量較4月份已下降約50萬桶,6月份的降幅預計將擴大至75萬桶,7月份則達到100萬桶。目前頁巖油產量已占到美國全國原油產量近50%,頁巖油產業的頹勢導致美國油氣產業整體狀況惡化,石油產量下降將成為必然趨勢。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報告,美國8月份的原油產量下降了14萬桶∕日;同樣國際能源署(
IEA)預計,美國在2016年的原油產量將會下降40萬桶∕日。
其他國家也同樣不能避免當前的石油“寒冬”。挪威也是此次油價低迷的受害者。2015年挪威油氣勘探和開采投資降至1901億挪威克朗,同比將下降11%,并預測2016年,挪威還將進一步下降3%。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過去的十年里,挪威油氣行業的投資增長了近三倍。經濟本來就舉步維艱的俄羅斯更是深受低油價困擾。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工業,但其石油生產成本高。低油價使俄羅斯面臨兩難困境:如果俄羅斯減產,俄羅斯不僅會失去國際石油市場份額,更為重要的是會減少收入,本國經濟更加惡化;如果不減產,當前油價不足以支撐其石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