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帆憑借力 乘風破浪行
2010年12月19日,中國海上2010年油氣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海上
大慶油田”如期建成,為中國海油完美收官“
十一五”、順利開啟“十二五”添上了最亮麗的一筆。
回顧“十一五”,我國的國民經濟取得顯著成就,中國海油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供給作出了應有貢獻,近十年來,我國新增石油產量的53%來自海上,2010年這一比例接近80%,邁進了世界
海洋石油生產大國的行列。
“十一五”期間,中國海油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環境變化和重大風險的挑戰,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緊緊圍繞“十一五”目標和任務,大力推進“四大戰略”,成功實現了產業布局從上游延伸至中下游、作業領域從淺水跨越到深水、市場范圍從國內擴展至國際、能源結構從傳統
化石能源的生產轉向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的四大跨越。
首先,能源建設成就顯著,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油氣
勘探開發的核心地位得以穩固和發展,油氣勘探開發成果豐富,“海上大慶油田”順利建成。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增長,資產總額翻番,資源整合能力和競爭能力大大提高。
其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清潔能源發展迅速。廣東大鵬
LNG(液化天然氣)、福建LNG、上海LNG等一批LNG接收站竣工,惠州1200萬噸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兩洲一灣”(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環渤海灣地區)的戰略布局基本實現,中國海油已建設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上中下游一體化的綜合型能源集團。
新能源產業正加速推進,并逐漸成為撬動中國海油轉型的重要杠桿。
再次,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快。中國海油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展一系列海外并購,實現了在全球配置資源的戰略構想。從
中海油服收購AWO到中海油挺進尼日利亞、伊拉克、澳大利亞、
墨西哥灣、阿根廷……在一次次鎂光燈的閃爍下,中國海油完成了“從國內到國外”的跨越。
同時,科技創新、重大技術領域再創佳績,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十一五”期間,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創新平臺、科技隊伍、科技管理等內容組成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步。大型裝備實現了規模建設和發展,具備了在3000米水深海域勘探開發的能力。節能減排成效明顯,提前完成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的“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
此外,軟實力建設成效顯著,基本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框架和制度體系,圍繞把國企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思路,加強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建設,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滿意成果,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涌現了“海上鐵人”郝振山等全國勞動模范,不斷探索形成了海洋石油的特色文化。公司還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和民生能源工程建設,彰顯了良好企業公民形象。
五年來的播種與耕耘,中國海油收獲了豐碩成果。2007年,由于多年來的良性成長,中國海油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69位,隨后逐年攀升,2010年又躍升至252位。2009年10月,美國《商業周刊》公布了與科爾尼公司聯合評選的“2009年度全球最佳企業40強”名單,中海油從全球2500家上市公司中脫穎而出,位居榜單第16位,是上榜的唯一一家中國內地企業。2010年11月,中海油再次成為中國公司的唯一,獲得有國際能源界“奧斯卡”之稱的普氏能源大獎——年度最佳能源公司和最佳能源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