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中東熱點突然轉移,圍繞貧窮小國也門的爭奪戰急速升溫,此前不斷擴大的內亂演化為內戰加外戰式的混戰。3月25日,沙特阿拉伯開始空襲也門境內胡塞反叛組織目標,并宣布組建干涉也門內亂的十國聯盟。
過去一周,中東熱點突然轉移,圍繞貧窮小國也門的爭奪戰急速升溫,此前不斷擴大的內亂演化為內戰加外戰式的混戰。3月25日,沙特阿拉伯開始空襲也門境內胡塞反叛組織目標,并宣布組建干涉也門內亂的十國聯盟。受此影響,中國暫停在亞丁灣反海盜護航行動,并于3月30日撤離滯留也門的500多名人員。胡塞武裝并不示弱,宣稱將對沙特等進行包括自殺式襲擊在內的反擊,并威脅用導彈封鎖曼德海峽。一直走低的石油價格3月26日暴漲13%并突破50美元,但轉日又急速回落,一周內再無反彈。也門戰事將走向何方?戰事又將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油價走勢?
也門是個經濟、社會發展相當落后的國家,IMF統計表明,其2013年經濟總量為391億美元,列世界第88位;人均1461美元,居世界第144位。然而,也門地處阿拉伯半島西南角,扼守溝通紅海和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峽,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時,也門雖然自身缺油少氣,日產石油僅為15萬桶左右,但毗鄰全球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最豐富的波斯灣地區,并直接與石油生產和出口三甲之一的沙特接壤。因此不難想象,也門戰事牽動著脆弱的能源神經。
當下的也門之亂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時任總統薩利赫漸失民心后無力掌握政權,迫于沙特等海灣君主國和美國壓力,交出權力以換取體面退休。然而,薩利赫的倒臺沒有推動這個部落特征突出的國家走向和平、穩定和發展,相反,在不同利益訴求和新舊矛盾刺激下,反而加劇了離心態勢,并改共和制為聯邦制。素與中央政府不和的北部塞達省什葉派胡塞武裝借機發難,要求擴大權力,并得到同屬一派的薩利赫的暗中支持。在胡塞武裝持續進逼下,民選總統哈迪先被軟禁于薩那總統府,繼而又逃到南部城市亞丁,直到在沙特干涉前夕流亡利雅得。
也門戰事如果僅僅是內亂反倒簡單,問題是,它又擴大為中東伊斯蘭兩大宗派的新博弈,一方是遜尼派陣營,另一方是什葉派陣營。什葉派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中東國家依次為伊朗、伊拉克和巴林,其中巴林政權則由遜尼派王室控制;其余穆斯林國家基本為遜尼派主導。但敘利亞則由少數的什葉派掌權,在穆斯林和基督徒各占全國人口一半的黎巴嫩,什葉派又處于政權上風。也門什葉派人口不足半數,歷史上曾建立過什葉派政權。一段時間以來,沙特和伊朗相互指責對方介入也門內政,非常清楚地體現了也門跨民族、跨國界宗派之爭的性質。因此,也門之戰既是伊拉克內亂的翻版,也是敘利亞內亂的再現。
此次沙特糾集埃及、蘇丹和海灣等阿拉伯國家,甚至吸引了南亞伊斯蘭大國巴基斯坦參戰,獲得另一個伊斯蘭大國土耳其的輿論支持,加重了伊斯蘭世界同室操戈的色彩。當然,沙特陣營還明確得到美國的道義庇護、情報協助和武裝助威。很顯然,在也門這個容易被忽視和遺忘的中東角落又形成類似對付“伊斯蘭國”的多國結盟,也可以說是美國主導的新反恐戰爭的翻版,而伊朗更換了身份,不再是臨時盟友。中東實在太亂,這是何等的大動蕩、大混亂、大分化和大組合,體現了非常典型的雜貨商政治風格——任何兩個國家都會因為具體的利益和矛盾瞬間結盟或成仇。這種常態式的地緣環境,也是世界油價頻繁起伏的一個病灶。
也許世界不關心也門戰場馬賽克式的地緣圖譜,只關心戰火會否燒到也門之外,因為這才是大事。如果胡塞武裝及其同盟者奪取西南諸省,非常輕易地控制曼德海峽和亞丁灣,進而切斷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亞丁灣——阿拉伯海的海上運輸線,每天400萬桶從中東運往歐美和亞洲的原油就會中斷,全球40%的貿易也將受到威脅。當然,如果胡塞獲得中短程導彈,即使不控制沿海地區,也同樣可以封鎖海上航線。因此,對于胡塞武裝的攻勢不可小視。
沙特等國宣布武裝干涉也門局勢,導致油價突然飆升隨后又大幅度回落,沒有引起持續的緊張和震蕩,其原因在于,飆升是一次本能性的心理溢價,甚至可能是買家炒作。價格回落顯然是市場理性判斷使然。第一,對比雙方綜合實力和戰爭潛力,胡塞武裝幾無勝利的可能,輸掉戰事只是時間早晚與代價大小的問題。其次,市場基本面依然供大于求,而且沙特有足夠輸出存量維持其低價戰略直至擊垮美國頁巖氣行業。
當然,沙特等阿拉伯產油國的油田大多集中于半島中東部地區和波斯灣沿岸,主要輸出咽喉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而非曼德海峽。沙特貫通國土東西、連接波斯灣與紅海的南部油氣管線也遠離也門,以沙特目前調集15萬聯合陸軍實力和本國上百架先進戰機的空中遮蔽,胡塞武裝及其盟友攻入沙特本土實屬奢談,更別說直接威脅沙特的石油開采、提煉和出口。因此,這也是石油價格漲而復跌的又一個判斷。
事實上,沙特和埃及等干涉同盟已進行了充分估算和準備,當沙特戰機把炸彈投向胡塞武裝目標時,四艘埃及戰艦已穿過紅海進駐亞丁灣布防,控制曼德海峽。同時,兩艘美國戰艦也在紅海游弋,配合多國部隊在也門的軍事行動,防止戰事擴大到紅海和亞丁灣。
部分分析人士擔心,伊朗會加大對胡塞武裝的支持而維持對也門的影響力,然而,也門與伊拉克不同,它遠離伊朗,陸路有海灣阿拉伯諸國阻隔,海上有美國艦隊控制,制空權又掌握在美國及阿拉伯盟軍手中。因此,伊朗有心無力,遠水難解近渴,只能提供道義和心理支持。最壞的結果是,伊朗切斷霍爾木茲海峽進行策應,然而,在掐斷國際石油大動脈之時,這無疑同時切斷自己的收入命脈,這顯然是自殺行為,絕不會發生。因此,從短期看,石油價格缺乏持續上漲空間,尤其是也門戰事輻射力較小,一旦形勢明朗,勝負前景已定,油價自然會穩定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