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開局,沿海煤炭運輸形勢開局并不樂觀,元旦三天假期,到達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大幅減少,已辦手續船舶更是少之又少,碼頭現場一片蕭條冷清景象,秦皇島、曹妃甸等港口庫存出現小幅上升。隨著三天節假日的結束,工廠復工,下游電廠派船積極性有所恢復,北方港口錨地待裝船舶和辦手續船舶數量逐漸回升,比月初增加了一倍。一月中下旬,隨著寒冬的到來,煤炭市場將進入用煤旺季;加之用戶在節前提前存煤,預計華東、華南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將有所轉好,到港拉煤船舶繼續增加,港口煤炭運輸將上演“絕地反擊”的好戲。
1.國內煤再受重視。
新年伊始,神華等四大戶對一月份下水煤炭價格未進行調價,基本維持去年12月份價格不變。為打開市場銷路,神華等四大煤企對大客戶出臺了一些優惠措施,吸引了用戶,增強了用戶購煤欲望。從4日起,到達北方港口拉運中煤、神華、同煤、伊泰煤的船舶開始增多,秦皇島、曹妃甸等港口開始實現滿負荷作業。港口方面,還增加了低硫蒙煤的調進數量,與場地部分品種高硫煤進行配比裝船,以滿足用戶要求。此外,與四大發煤企業相對高位的價格不一樣,中小戶發運的低硫市場煤價格相對低廉,交易方式較為靈活,促使到港拉煤船舶增多;港口市場煤下水增多,北方港口煤炭交易逐漸活躍。
2.降溫帶來利好。
全國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小寒,冷空氣降臨。隨著氣溫不斷下降,東北、山東、華東等沿海地區用電負荷增加,取暖用煤增加,拉煤欲望有望進一步增加。進入1月份,沿海各大主力電廠前期維修和備用的火電機組紛紛投入運營。截止1月14日,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314萬噸,日耗69.9萬噸。與去年12月4日相比,沿海六大電廠場存減少了64萬噸,而日耗卻增加了12.9萬噸。今年春節時間錯后,大年初一為2月19日,根據往年經驗,預計提前一周的2月12日左右,南方大量工業企業陸續開始停產放假,城市用電負荷大幅下降,耗煤量將降至正常情況下的1/2甚至1/3。由于當前電廠發電耗煤量將繼續維持高位,拉煤積極性有所恢復,助推市場趨好。預計一月中下旬到二月上旬,沿海煤炭運輸將迎來搶運高峰。
3.冬季水電運行減弱。
冬季的1、2月份正處于南方的枯水季節,云南、四川、兩湖等西南內陸地區降雨量小,各大水電站水位下降,水電發電量將進一步減少;“西電東送”量也將相應減少,沿海地區火電廠壓力加大。沿海各大電力集團發電量大幅增加,用電負荷提高,進而使得電廠耗煤量大幅增加,市場需求和購煤積極性有所提高。此外,新春佳節即將到來,沿海很多電廠將在春節前夕展開積極搶運,以將庫存打到高位,助推沿海煤炭運輸市場趨好。
4.國家政策發揮作用。
國家從煤炭進出口政策上繼續幫助煤炭行業擺脫困境。從今年1月1日起,《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實施,對商品煤指標提出了明確要求,不達標的煤炭將被禁止進口。該《辦法》新增微量元素檢測項目,要求到岸進口煤檢測周期偏長且檢測不合格的進口煤要求直接退回。據福建某貿易商介紹,海關對微量元素的檢驗,快的需要5個工作日可出檢驗結果,慢的需要15-20天。受微量元素影響,進口煤炭風險增大,電廠違約的很多;國內客戶后期訂貨量有所減少。
5.穩增長帶動市場需求。
去年,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及環保壓力加大、煤改氣增多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增速回落。今年,為了促使經濟繼續保持平穩發展,中央將出臺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保持相對寬松;各級政府還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以拉動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對煤炭等基礎能源的需求。
總體來看,在寒冬季節、水電減少和進口煤受限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煤炭市場形勢將出現強勁反彈,下游需求將明顯好轉,近期北方運煤港口的煤炭發運量也有望穩中有升。
預計一月中下旬,市場趨好,港口煤炭交易量增多,煤價會保持穩定,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實際交易價會保持在500-520元/噸,不會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