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頁巖氣外輸干線主體完工,宜賓將成全國首個享用頁巖氣的城市,這將給宜賓帶來什么?我國勘探的第一口頁巖氣井也在四川,目前四川的頁巖氣開發現狀如何?
□四川日報記者 劉川 鐘曉晴
宜賓“氣緊”局面有望徹底改變
雖然國內首條頁巖氣輸出管道尚未正式投用,但截至目前,珙縣已有四個鄉鎮、超過2000戶居民已使用上了頁巖氣。按珙縣頁巖氣民用發展計劃,兩年內珙縣15個鄉鎮全部貫通頁巖氣管道,預計將有2萬戶居民受益。
珙縣下羅鎮居民楊靈告訴記者,三口之家用頁巖氣做飯、洗澡,一個月花費不到70元,而用罐裝氣或煤炭的費用都會更高。在上羅鎮經營飯館的老余,感覺現在用頁巖氣,炒菜時間大為減少,用氣量也減少了。
伴隨著中國首條頁巖氣外輸干線的建設,宜賓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投資近億元建設了一條從高縣雙河鄉到主城區的頁巖氣高壓走廊,預計下月就能建成投用。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管道的輸送能力為每天100萬立方米,一旦投用不僅能徹底解決宜賓當前供氣緊張的局面,且按當前的經濟發展速度,預計未來20年宜賓的用氣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宜賓市發改委主任曾從欽表示,預計到2016年,宜賓“氣緊”的局面有望徹底改變,“也為頁巖氣化工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頁巖氣開發進入提速期
四川的頁巖氣開發正在迎來提速期。中石油的開發主戰場在川南地區,集中在內江威遠、宜賓長寧等地。
4 月16日,距威遠縣城20多公里的龍會鎮李家場,轟隆的作業聲中,一個鉆井平臺正在緊張施工。負責鉆探的川慶鉆探公司鉆井隊長向勇表示,這個平臺3月28 日開鉆,預計6月份將鉆完5294米,“共有7口井。8月份威遠區塊的頁巖氣外輸管道將建成,屆時每口井將有1000萬方的年產量。”
離龍會鎮不遠的新場鎮老場村,有我國第一口頁巖氣井——威201井,已于2010年10月開井產氣;如今已鉆成頁巖氣井8口,預計今明兩年鉆井60多口,形成日產氣400萬立方米的產能。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寧區塊現有11口頁巖氣井,預計今明兩年鉆井超過60口,日產氣將達300萬立方米。今年一季度,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在四川盆地南部的威遠縣、長寧縣一帶又勘定了59口頁巖氣井位,開建12座新井場。預計今明兩年內,中石油在川南地區將實現日產700萬立方米的頁巖氣產能;規劃2015年生產頁巖氣25億立方米,2020年生產100億立方米。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已累計開采出頁巖氣1.66億立方米,銷售使用1.19億立方米,今年頁巖氣產量將達到2億立方米。
開發難題正在逐一破解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進口天然氣量年均增長88.7%,但天然氣地質儲量總共只增長了77%,且埋藏深度增加,地表條件惡劣,中低滲、特低滲比重約占2/3,開發成本增加,周期變長。必須盡快大規模推進頁巖氣開發。
以國土資源部油氣研究中心2012年最新發布的頁巖氣研究成果為依據,中國頁巖氣預估地質資源總量134萬億立方米,其中四川有27.5萬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
四川盆地頁巖氣基本參數雖與北美總體相當,但勘探開發難度大很多。
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蜀南氣礦勘探科科長彭海潤表示,四川盆地經歷多次造山運動,地下地質條件比北美復雜,埋藏深度也普遍比北美深。頁巖氣有利區多處于丘陵-低山地區,地表條件比美國復雜,施工難度大,成本高,環保要求高。
要獲取這些深埋地下的頁巖氣,須使用“水力壓裂”技術。就是向地下巖層泵入高壓液體,使巖層產生裂縫,裂縫由砂子支撐,使頁巖氣流入井內。這也是中國頁巖氣開發面臨的最大難題———水力壓裂需要大量的水,而中國水資源嚴重缺乏。除此之外,中國特別是西南地區缺乏管道基礎設施,無法將頁巖氣輸送出去。
難題正在一一破解。去年12月9日,國內首個央地合作頁巖氣開發公司——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成都正式掛牌成立,旨在引進社會資本開發頁巖氣。這一體制上突破創新之舉,獲得國家能源局和業內的高度評價和贊賞。
省能源局局長雷開平表示,我省將加快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先導示范區建設,在全省擁有頁巖氣資源的其他區域同樣探索并鼓勵省屬企業、地方企業、民營企業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成立合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