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如既往地希望用“兩手抓”的方式來緩解自己在核問題和經濟制裁上的尷尬境地。
有外交消息人士稱,伊朗和六國集團(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及德國)很可能在2月就長期存在分歧的伊核問題最終協議開始談判。如果談判獲得成功,下一輪談判將有助于阻止持續不信任導致的該國乃至中東地區的失控風險。
由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帶領的談判將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定義伊朗核活動允許的范圍等。而作為交換,一直以來否認有意進行任何“武器化”鈾濃縮活動的伊朗則希望西方政府結束嚴厲的經濟制裁。
前述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阿什頓和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將參加伊同六國集團談判新外交階段的首次會議。“不會在1月,因為中國農歷新年在1月,所以非常非常非?赡茉2月。”這位消息人士連用三個 “非常”突出會議的重要性。他說,在這次意義非凡的會議前,來自七個國家和歐盟的外交官們將首先討論出議程。
阿什頓則在當地時間13日宣布稱,計劃在未來幾周前往德黑蘭為更多的會談作準備。
就與伊朗達成全面協議這件事情的難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末曾直言“不抱有任何幻想”。白宮則強調,對最近關于伊朗和俄羅斯正就“石油換商品”進行談判的相關報道表示擔憂。
據海外媒體報道,伊朗同俄羅斯正在就每月進行價值15億美元的“石油換商品”交易進行磋商。
為迫使伊朗遏止核計劃,過去數年來美國和歐洲對伊朗進行了包括石油禁運等在內的多輪經濟制裁。伊朗石油出口銳減超過一半以上,目前伊朗每天出口石油約100萬桶。而俄伊的磋商一旦成功將促進伊石油出口大幅增長。
有接近談判的俄伊消息人士稱,該交易一旦達成,俄羅斯可能用設備和商品等每天交換50萬桶伊朗石油,也就是目前伊石油出口日總量的一半。
上述報道引述俄消息人士的話稱,目前雙方的磋商進展良好,并正就細節問題進行討論,很可能達成協議,而簽約的具體日期則取決于細節的談判進度。也有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正和俄羅斯進行談判,且有望盡快簽約。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凱特林。海登稱:“我們擔心這些報道,國務卿克里直接向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達了擔憂。”
盡管俄羅斯是六國集團成員之一,但并未和歐美國家一起對伊朗實施制裁。“如果報道屬實,這樣同伊朗和六國集團協議嚴重不協調的交易將會引發嚴重擔憂,并可能引發美國制裁。”海登如此表示。
去年11月24日,伊朗同六國集團在日內瓦達成伊核問題第一階段協議,伊朗同意凍結部分核計劃換取西方制裁的放松。當地時間本月12日,伊副外長阿拉格希表示已和相關方代表達成協議,伊朗將于本月20日起落實日內瓦伊核問題第一階段協議。他同時表示,第一階段協議的目標是建立互信,進而為全面協議的達成作鋪墊。奧巴馬對此表示歡迎,并明確表示不惜動用否決權來阻止任何針對伊朗新制裁的議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在1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稱,中方歡迎六國與伊朗就落實第一階段協議的具體措施達成一致,贊賞各方為此作出的外交努力。下階段,我們希望各方共同努力,確保協議得到充分、有效落實,同時,繼續堅持平等協商,致力于后續談判,爭取早日達成全面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