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海域首次WalkawayVSP(變偏移距垂直地震剖面)資料采集數據處理解釋結果出爐,結果顯示此次采集數據的地層解釋分辨率最高可達到5~7米,超過了該地區高分辨率地震12~14米的精度,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相比于常規VSP(垂直地震剖面)技術,WalkawayVSP技術主要差異是地面(海面)激發點不是一個而是一組過觀測井有規律分布的線形排列激發點,它可以對井旁一定范圍內的地層構造以及目的層的展布特征等地質目標進行多次覆蓋,精確成像。“如果說把物探比作給地層做CT,那 WalkawayVSP就相當于核磁共振,”VSP操作工程師李保國說,“通過WalkawayVSP技術可以獲得更精細、分辨率更高的各種地層信息。”
此前,WalkwayVSP技術在國內陸地已有成功應用范例,但在海上卻一直是空白,國外的一些技術服務公司也希望進行嘗試,但都因作業組織實施、安全風險控制等難度大、不可控因素多而放棄。
為了保證作業一次成功,項目組針對作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訂了詳細可靠的作業計劃。經過14天的海上聯合作業,項目組圓滿完成了我國海域首次WalkawayVSP8條測線16公里長、1200多炮的資料采集。經過梳理總結,為今后的作業提供了參考標準和作業規范。
中海油服油田技術事業部總工程師表示,此次作業成功,將為秦皇島32-6油田的增儲上產提供重要依據,對未來海上WalkawayVSP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將會大大提高井周構造和儲層識別的解釋精度,對復雜地區的油氣勘探和提高開發油田的生產效益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