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氣東輸一線正式商業運營以來,我國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資源勘探開發程度、市場發育狀況等取得了很大進展,天然氣產業鏈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許多改革任務,這對推動天然氣產業鏈向競爭性結構演變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要擴大上游天然氣資源開放,建立多樣化具體實現形式。近年來,我國在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向石油公司之外開放上,有了新突破。但控制常規天然氣資源、相對優質非常規資源的,仍主要是國有石油公司,這就使得潛在資源轉化為現實資源的動力不足。為化解這一矛盾,需要加快上游存量資源的開放步伐,引入新的市場主體、創新原有市場主體形式,形成與不同資源品種、類型相適應,在不同層面市場主體有適度競爭性的格局,增加上游資源勘探開發、生產活力。
《決定》提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落實上,應該制定新的制度規則,對已獲取的礦權制定時效性,實行礦權合同管理,建立礦權交易市場,在天然氣產業鏈上游環節實現可競爭性。國有資產運營可轉型為國有資本運營,現有主要國有石油公司將主動針對獲取的可分割礦權,建立更多與礦權相適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其次,推動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從生產商分離出來的制度建設。從目前看,天然氣生產商一體化建設運營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體制,對天然氣產業鏈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稕Q定》提出:“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這是第一次明確涉及天然氣產業鏈管道等基礎設施的改革目標。
從中國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階段看,天然氣生產商或供應商同時運營管道等已建基礎設施的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對管道等基礎設施的運營業務實行獨立核算,并接受獨立審計,按照政府制定的統一規則,為第三方提供非歧視接入服務。對新建管道等基礎設施應當單獨設立企業,允許包括民營資本等多投資主體的準入,直接實行網運分開。以后逐步探索網運分開的高級實現形式。國家對管道等基礎設施服務的政府定價進行統一規范,特別是制定合理的管輸價格標準,并明確實行網運分開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第三,加快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天然氣產業鏈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后,由于煤、油等替代能源價格市場化步伐加快,而天然氣價格受到政府管制,使天然氣進入長期比價嚴重偏低局面,天然氣產業鏈結構化改革進展緩慢!稕Q定》提出:“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今年7月的天然氣價格調整,從增量氣的價格水平看,調價幅度從未有過,極大提升了以價格手段對供求失衡的調整作用,但存量氣與替代能源的比價仍偏低,應盡快實現價格并軌。
從歷次居民用氣價格管理制度和氣價格水平的變化看,均以上游價格調整為改革動力契機,涉及上游價格欠賬調整和階梯價格等制度建立。在此過程中,需切實保證居民基本用氣需求支出增速低于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通過補貼使低收入群體支出不增或少增。從不同區域天然氣價格水平看,西部地區特別是產氣區價格水平偏高問題,可以通過提高資源稅稅率加以緩解。要通過加快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主要以市場化的方法減少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對財政補貼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