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頁巖氣熱潮已經褪去?
“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平衡。” 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GTI)副總裁愛德華·約翰斯頓(Edward Johnson)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生產者總是趨向利潤最高的方向。氣價低的時候,他們就轉而開采石油或者富含天然氣液體。
約翰斯頓預測,美國頁巖氣生產峰值將在2035年左右實現。目前低迷的氣價正在調節油氣資源的供應比例,并推動天然氣的多元化利用。
約翰斯頓指出,中國的頁巖氣開采雖然在基礎設施方面相比美國還較落后,但作為后發者,中國可以吸取美國的教訓,設計建造能實現天然氣最大價值利用的輸氣管道、統籌各利益攸關方的需求,制定多元化利用天然氣的發展戰略。
GTI為一家燃氣能源領域專業研究的非營利機構,為行業和政府客戶提供天然氣研究和技術研發等服務。
低氣價推動油氣生產平衡
《21世紀》:你預計,何時美國頁巖氣生產會達到峰值?
約翰斯頓:我們預測,2035年天然氣年生產中有一半會是頁巖氣。這個時間點也許是第一個產量高峰。通過發現更多的可開采頁巖氣,我們將不斷擴大頁巖氣的產量,從而達到這一峰值。
《21世紀》:你談到美國天然氣到2030年在燃料消費結構中比例會上升。在氣價低迷的情況下,有什么激勵因素讓開采者擴大產能呢?
約翰斯頓:有一個因素我之前沒有提到,就是現在美國有1100多鉆井設施能夠實現開采油和開采氣的自由轉換。氣價低時,他們就轉而開采石油或者富含天然氣液體,特別是在科羅拉多州、俄亥俄州、德克薩斯州等。生產者總是趨向利潤最高的方向。
使用液體燃料比天然氣每立方英尺熱單位要多付5倍價格。雖然還是有人在生產頁巖氣并且賺錢的,但隨著開采的深入,重心就不是頁巖氣而是在石油和液體燃料上了。這也是他們支持出口的原因。當需求不斷增加,價格也會回升。
《21世紀》:這之后是否意味著頁巖氣革命進入尾聲?
約翰斯頓:我不會說頁巖氣革命的熱潮褪去,這樣講太籠統了。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平衡。你會看到鉆井裝置會隨著生產而變化。另一個例子是,當美國開始從加拿大進口石油——如果他們建好了Keystone管道,這也將改變收益的動態。問題是很多地方沒有煉油能力來提煉這些石油。當這個管道建好了,油價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這些都是不斷變動的模式,很難說一方就會長時間壓倒另一方。
《21世紀》:氣轉油已經成為天然氣生產的主流嗎?
約翰斯頓:現在有很多技術能實現天然氣的轉化。你會看到很多投資,特別是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非石油公司有計劃建立兩個大型GTL(天然氣合成油)工廠,將多余的天然氣轉化為液體燃料。說到把石油交通燃料換掉,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換成使用壓縮天然氣或液化天然氣的交通工具。
當然,如果他們能做頁巖油,就不需要GTL了。它和頁巖氣的區別就是,把天然氣的化學鏈打破,再將其重組為液體燃料。
《21世紀》:頁巖油發展前景如何?
約翰斯頓:隨著科技的發展,頁巖油的生產越來越盛行。
頁巖油在北美的發展大有前途。我們進口的石油越來越少。美國每天用2000萬桶石油,差不多是世界一半的消費量。其中900萬桶來自進口,但進口將繼續減少。這很大程度和頁巖油的開發有關。所以,很多燃油供應將從中東轉移到美國,甚至會從中東到亞洲,因為當OPEC開出的價格升高時,這些地區會從其他地方進行彌補。石油是全球市場,而天然氣則并非如此,具有地區性。雖然現在頁巖油的比重還比較低,但正在迅速增長。
天然氣利用應多元化
《21世紀》:美國有哪些開采頁巖氣的經驗教訓值得中國學習?
約翰斯頓:第一,和所有的利益攸關者“結成聯盟”,其中包括政府、民眾、國家石油公司、獨立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以及石油服務提供商,還有終端用戶,要確保他們理解整體的價值鏈,而不只是哪一塊的價值。通過開發資源,究竟要實現什么目標?這樣你能讓所有的利益攸關者攜手合作,使得資源變得盡可能有價值。
第二,通過科學和數據來打消環境疑慮是第二大教訓。要保證大家討論的不是某種幻想,應該討論的是事實,否則都是在虛張聲勢。這兩點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第三,掌握使用資源的能力。想清楚資源都可以有哪些用途,哪一種是最有利可圖的,還有如何推動這種用途的實現。是通過增強獲取管道的能力、就地發電、為轉化液體燃料生產甲醇、氣轉液還是轉化為液態天然氣出口?這些都要想清楚,確立一個開發利用資源的有效戰略:怎么做才能給所有利益攸關方帶來最大效益。
《21世紀》:中美之間差異頗多,中國如何將美國的經驗為己所用?
約翰斯頓:一是中國有機會設計出最能滿足其需要的基礎設施。這需要中國自己制定良好的規劃:要用天然氣給大城市發電,還是需要用它來生產作為燃料添加劑的甲醇,還是把它轉化為液化氣用在海洋上,又或者是把天然氣作為化學原料創立一個超級化學加工產業。擺在你們眼前的有意思的選擇有很多,因為你們的資源很豐富。
雖然你們的管道、儲能能力和內部連接都沒有美國多,但這些基礎設施實際上讓美國對如何使用這些管道形成了一種歷史偏見。除了燃燒這些氣體取暖之外,它們當然還有別的有價值的用途。所以中國要思考的是,這些珍貴的能源怎么用價值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