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煙臺市領導督辦的生態環保、節能減排和城市綠化監管三件重點提案,均圍繞市民生活的家園展開,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會議現場,有關部門的答復則透露了煙臺市在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美麗煙臺的最新舉措:修編新一輪《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示范鎮政策資金2.69億元,編制了《煙臺市節水專項規劃》,加大城市綠化執法力度等等,令人充滿期待。
修編城市總規
強化生態環保內容
煙臺市政協委員劉景岳在建議中提出,新型城鎮化應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必須以產業為支撐、釋放社會資本的活力推動城鎮化發展。“當前,我們正在進行《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新一輪修編,按照‘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原則,大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煙臺市規劃局副局長寧寶乾表示,規劃中統籌城市供熱、供電、供氣、通訊、給排水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布局方案,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
煙臺市住建局副局長張玉言介紹,住建部門在研究編制了《城鎮化發展綱要》《示范鎮建設發展政策意見》等一批政策文件后,目前正在集中用力突破示范鎮,并給予政策傾斜支持,今年已明確示范鎮政策資金 2.69億元。“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我們自2012年以來,積極推進旅游休閑小鎮的建設。”煙臺市旅游局黨委委員、副調研員莊克強說,目前首批重點打造招遠黃金小鎮、牟平區龍泉溫泉小鎮、蓬萊市葡萄小鎮、棲霞市民俗小鎮,以此輻射帶動全市其他主題旅游小鎮的建設和發展。
編制節水規劃
建設雨水收集設備
“建議在城區建設中通盤考慮引進蓄水觀念設計,高度重視城市綠肺功能,限定新建建筑和道路照明必須充分利用太陽能。”宋恒繼等12位煙臺市政協委員的建議較為具體,為美麗煙臺建設建言獻策。
寧寶乾介紹,煙臺市已編制了《煙臺市節水專項規劃》,內容涉及新建居民小區必須規劃有雨水利用系統,并符合《山東省節水型社區(居住小區)標準》;規劃新建道路工程采用滲透性鋪裝地面、滲水型雨水口、下滲井等補充地下水,集中建設雨水收集設備,將截留雨水利用下滲井進行地下水回灌,補充地下水水量;就近利用廣場綠地及公廁等建設蓄水設施,作為消防供水點、道路澆灑供水點以及周圍綠化用水點。現在,該規劃正在審查報批中。
張玉言說,下一步,將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納入建設管理范疇,要求建筑設計單位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將太陽能光熱系統作為建筑有機組成部分,與建筑、結構、供水、電氣及樓宇自動化系統等專業設計同時進行,在施工圖審查階段嚴格把關。
加大綠化執法
破壞綠化小心追責
加大綠化監管、規劃綠化行為,這是委員赫安峰關注的問題,也是煙臺市城管部門正在推進的工作。“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園林綠化工程質量長效監管機制,強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綠色圖章’審批制度。”煙臺市城管局紀工委書記孫克春介紹。
所謂的“綠色圖章”制度,是指凡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將園林綠化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向規劃部門申請規劃許可,同時,到市園林綠化行政管理部門審驗其附屬綠化工程規劃方案和綠地率指標,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加蓋“綠色圖章”,不符合要求的,相關部門不予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