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頁巖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以及一系列頁巖氣扶持政策的出臺的消息,在頁巖氣領域又掀起了一輪投資熱潮。頁巖氣概念股飆升,江鉆股份(14.27, -0.17, -1.18%)、杰瑞股份(69.15, 1.55, 2.29%)等數個關于頁巖氣開采勘探設備提供商和油田服務商股票沖擊漲停。令眾多投資者疑惑重重的是,頁巖氣勘探設備提供商和油田服務商是頁巖氣開發過程的最大的利益收益者嗎?那么,當前我國的頁巖氣開發領域的最大利潤點究竟在哪里?誰又能分得這塊“巨利蛋糕”的大份?未來頁巖氣領域投資又將何去何從?
銀河證券研究所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前,我國頁巖氣需打井4萬口左右,行業總投資約8000億元。其中,設備投入約占投資總額的 25%,大約2000億元左右,年均需求近220億元。同時專家預測,僅湖南頁巖氣勘探未來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將達到5000億元。如此,不難預測,頁巖氣設備提供商和油田服務商處于頁巖氣勘探的第一利益鏈,勢必直接享受頁巖氣帶來的第一層利益。頁巖氣革命也將會改變整個能源行業,壓裂、測井、射孔等核心設備企業和直接參與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相關設備企業的受益也將非常可觀。那么,按照新能源產業收益的基本順序為“設備提供商—油田服務商—開發企業”,在頁巖氣開發勘探之后,緊接著開采企業將會是那個時期的真正收益者。
以頁巖氣開發儲氣量重地湖南為例,7月22日,由華菱集團牽頭,聯合湘煤集團、湖南發展(6.73, 0.03, 0.45%)集團創立的省內頁巖氣開發主平臺—湖南華晟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被業內認為“氣化湖南”建設的重大開始。湖南的頁巖氣可采資源量達1.5萬億到2萬億立方米,約占全國10%。
國家頁巖氣二次招標中中煤地質中標湖南桑植地區頁巖氣區塊,將由成城股份(5.25, 0.06, 1.16%)作為資本伙伴。據報道,截止6月底湖南桑植區塊完成路線地質調查20條、超過200km,實測剖面36條,總長度超過6km。同時,將第二勘查年度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提前,保證地震勘查、鉆探等勘查工作順利實施,已基本完成桑植區塊水文地質踏勘和地表徑流調查工作,優選了兩個參數井井位,桑頁1井和桑頁3井。其開采進度保持在我國頁巖氣開發領域前列,開采前景被投資者看好。另外根據“設備提供商—油田服務商—開企業”的新能源產業收益鏈,未來頁巖氣開采獲益的企業中,成城股份有望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頁巖氣開采是頁巖氣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開采商與擁有者終將會是這場新能源革命的最大獲益者。屆時,頁巖氣開采企業股票漲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