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中國海洋油氣鉆采與工程裝備高峰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透露,由工信部負責制定的《“十二五”期間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已基本草擬完畢,預計不久后就會推出。
中海油有關高層也在會上透露,“十二五”期間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將會再建設5000萬噸的產能,帶動的總投資約2500億~3000億元。
這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新一輪海工裝備熱已然掀起。
海工裝備的機遇
在論壇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工程建設部總經理金曉劍首次向外界披露了未來五年的海洋油氣開采戰略及所帶動的海工裝備機遇。
金曉劍介紹說,“十二五”是中海油從綜合型能源公司向國際一流能源公司全面跨越的重要時期,是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公司能源供應總量將大幅提升,油氣產量要達到1億~1.2億噸油當量,其中,國內油氣產量達到6500萬~7000萬噸油當量,海外達到2000萬~3000萬噸,進口液化天然氣要達到1500萬~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要達到80億~100億立方米。
為實現“十二五”產量目標,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將會再建設5000萬噸的生產能力,同時將會有2~3個深水油氣田要建成投產,總投資將超過2500億~3000億元人民幣。
此外由于海洋工程裝備已被列為新興產業,不可能和傳統產業同等對待,未來有望得到國家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包括稅收、金融方面的扶持等。而海工裝備同時也屬于裝備制造業,因此還可享受國家針對裝備制造業提供的優惠政策,如首臺(套)設備的財政補貼等。
因此在未來五年中,一個新的裝備建設和發展高潮將會到來,這些裝備和設施將支撐起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和海洋能源工業走到世界前列,同時帶動國內造船、裝備制造、材料、冶金、精密儀器等行業向“高精尖”發展,催生一批在全球行業中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中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