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勘探開發仍不足
近期,世界油氣工業上游業聚焦伊拉克、美國頁巖氣、巴西鹽層下油田和非洲東西近海。《石油情報周刊》于2010年4月指出,亞洲的油氣遠景似乎被忽視了,然而從規模上講,亞洲最大的深水區發現堪與墨西哥灣相比。
全球深水區鉆井主要是在非洲、巴西和墨西哥灣。道格拉斯·伍德咨詢公司預測,2010~2014年,上述地區的深水油氣開支將占全球77%;亞洲僅占7%,不過亞洲地區的深水作業開支同期將增加8%,與全球的深水支出增幅不相上下。
必和必拓公司在澳大利亞深水區發現的Thebel氣田,位于斯卡布羅氣田的北邊,能為在建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提供更多的資源。
印度信賴工業公司鉆探的CY-Ⅲ-D5-A井是印度2007年最具有意義的發現。這口井是在Cauvery盆地深水區的首個發現,它鉆遇一個白堊系的碎屑巖氣藏,烴柱高度約150米。
印度信賴工業公司于2009年4月7日宣布開始從東部沿海深水Krishna Godavari盆地KG-D6區塊生產天然氣。該公司將再投資59.1億美元在KG-D6區塊東部開發9個以上的發現。
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在2006年6月發現的中國南海立灣氣田將于2012年投產,儲量約1700億立方米。中國海油已宣布要開始大規模深水勘探,計劃2010年有兩口深水井開鉆。
與墨西哥灣和西非近海相比,東南亞的深水勘探開發很大程度上仍然不足。據IHS咨詢公司的資料,目前東南亞深水區仍以天然氣開發為主而不是找油。跨國公司的目光一直集中在3個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菲律賓被看做亞洲的勘探熱點,殼牌公司已經在那里發現了蘭帕亞—卡馬戈油氣田,儲量達7.5億桶油當量。
跨國公司還沒在印尼望加錫海峽的蘇魯馬納和曼達爾區塊鉆過井。雖然會受到環境管理的制約,但印尼是液化天然氣規模生產所在地,納土納等氣田仍然吸引著跨國公司和獨立油氣公司。康菲公司今后兩年將要在阿拉富拉海和望加錫海峽的兩個偏遠區塊鉆兩口井。
幾十年來一直缺位的殼牌公司也于2008年重返印尼上游業務,但目前忙于馬來西亞東部的海上油氣開發,涉及儲量分別為680億立方米、510億立方米的克巴邦甘和東卡蒙蘇深水氣田以及儲量為6.7億桶油當量的古穆斯特—卡卡普油氣田。
北海大陸架進入戰略開發
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產商羅斯石油公司于2008年10月6日宣布到2030年將為開發俄羅斯海上烴類儲藏投資300億美元。開發北海大陸架將成為21世紀俄羅斯油氣工業的一項戰略。羅斯石油公司在遠東Okhhotsk海的資源量約為7億桶石油,占該公司總儲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