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油氣合作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此次訪問中國,備受業界關注。正如胡錦濤主席所說,“此次訪問是今年里的一件大事”。
“梅德韋杰夫此次訪華的重頭戲在于能源合作。在此次達成的所有經濟合作關系中,能源關系是此次訪問的至關重要點。”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問題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表示。
“此次兩國元首親手啟動中俄原油管道竣工按鈕,對兩國來說都是破天荒的,意義重大。同時,這也表明兩國能源合作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王酈久表示。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這意味著未來俄羅斯出口中國的原油量將在原有基礎上翻番。作為中國的鄰居,俄羅斯的對華原油供應量也可能超越伊朗,中俄石油貿易量增長的潛力將得到較大力度的挖掘。
梅德韋杰夫此行,有一大批俄羅斯企業高層隨同。這個前所未有的近500人訪華團,幾乎囊括了俄羅斯所有主要工業領域,其中能源領域代表團人數最多。除了主管能源的第一副總理謝欽、能源部長史馬特科外,俄羅斯石油有限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魯克石油公司、俄羅斯核工業集團總裁也齊聚北京。
不難看出,中俄能源合作升級的另一個明顯表征是,俄羅斯訪華團豪華陣容中能源巨頭眾多。
梅德韋杰夫來華前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說:“俄中能源合作是兩國經貿關系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打算加強并發展這一關系。”
作為天然氣生產大國,俄羅斯對此次與中國的天然氣談判也十分重視,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的60人談判團隊自9月中旬就一直駐扎在北京。
俄羅斯副總理謝欽9月2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已經與中國石油簽署了一份關于對華供氣基礎性放寬條件的文件。這項文件表示,目前中俄兩國已經就俄天然氣對華供應的主要條件達成一致。如果雙方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協議,則俄羅斯可以從2015年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目前仍未談妥的唯一問題,也是合作的最核心問題是供氣價格。雖然謝欽樂觀地預計,中俄天然氣供應商業合同或許可以在2011年年中之前就簽署。但中俄雙方的天然氣價格差距懸殊仍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