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后果,一筆還不起的賬
5個月,約2.06億加侖原油流入墨西哥灣,這是史無前例的污染。
這場漏油事故,近乎中斷了美國開發近海石油的國策;這場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類生物遭遇“滅頂之災”;這場漏油事故,近乎毀了美國南部海岸的整個漁業及漁民生計。
“泄漏的石油從未被清理完,也沒有人知道什么時候能清理完,”說起20年前阿拉斯加“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漏油事故,阿拉斯加荒地保護聯盟發言人艾米莉•蘇爾魯斯科至今心痛,“事故對漁業的影響至今仍能感受到。” 而本次事故的漏油規模是那次事故的30多倍,其長期影響可想而知。
墨西哥灣地區的四大支柱產業——石油、漁業、旅游和運輸,在此次事件中均遭重創。石油業占墨西哥灣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漏油事件發生后,奧巴馬政府頒布深海石油開采禁令,不但直接影響石油開采業,也因導致失業率上升累及當地經濟;漁業方面,超過30%的墨西哥灣水域因漏油事件一度被禁捕,受污染水域的海產品銷售受到影響;旅游業因游客對受污染的海灘望而卻步同樣損失巨大。奧巴馬曾表示,漏油事件對美國經濟是一個“重要挑戰”。今后如何說服消費者重新接受墨西哥灣水產品和海灘,仍是一項長期任務。
下一次是什么時候?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教訓足夠深刻,但當需要改正時,人們又回到了原狀,不愿意改變。答案很簡單,利益。
為了防止類似的“災難性漏油事件”重演,在墨西哥灣海上鉆井平臺4月發生事故后,美國政府曾頒布了為期6個月的近海石油鉆探和勘測禁令。根據禁令,墨西哥灣美國沿岸的許多石油開采租約銷售被取消,聯邦機構6個月內不再發放新鉆井許可,墨西哥灣現有的33個深海油井的勘探活動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