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
2005年,英國石油公司(BP)前CEO約翰·布朗訪華,傅成玉與其有過一次交流。
約翰·布朗剛出任公司CEO時,BP只有兩個油源,北海和阿拉斯加。與世界級石油公司相比,當時的BP缺少資金,技術能力不足,只有很小的回旋余地。布朗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新潮的金融手段,以全部換股的方式并購了阿莫科,原阿莫科公司和BP分別占有新公司40%和60%的股份。接著,BP又在1999年買下美國阿科石油公司,這兩項收購使BP在2000年前9個月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09.7億美元。2001年,BP又購并了德國的維巴公司,并使BP晉升為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
世界上現有的石油巨頭“五姊妹”—埃克森美孚、殼牌、BP、雪佛龍、道達爾,無一不是通過資本手段并購重組,進而擴張為世界能源巨頭的。
約翰·布朗,這位僅用7年時間把BP從一個中等公司造就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巨頭的英國人,本該在2008年年滿60歲時退休。但在2007年,BP和他個人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德州一家提煉廠爆炸導致15名工人喪生,位于阿拉斯加Prudhoe灣的油田發生管道泄漏事故,甚至還有媒體捅出他個人挪用資金等丑聞。最終,這位曾經身上繞滿光環的CEO、上議院議員、英特爾和高盛等世界著名大公司的非執行董事,提前17個月“下課”。
約翰·布朗的“晚節不保”,讓曾經以BP為標桿的傅成玉對其重新審視:“埃克森、BP這種大的石油公司的難處比我們要多,這是外界很多人并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們2003年就提出中海油要做成世界一流的能源公司,而不是僅僅規模做大。”
2010年3月,中海油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根廷Bridas能源公司50%股權。而Bridas的資產中,包括了泛美能源全部股份的40%,BP則持有剩下的60%。
4月,BP租賃的位于美國墨西哥灣海面的一座鉆井平臺爆炸起火,36小時后油井沉沒,11名工作人員死亡。鉆井平臺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并引發了大規模原油污染。事件發生后,BP表示為此次事故負責。
7月,BP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將飛抵北京,有消息說,他可能與手握重金的中國石油巨頭洽談資產出售問題。
2005年,傅成玉曾被迫放棄對優尼科公司的收購計劃,但他終究開創了一個石油新時代。5年之后,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團公司英國BP再次提供機會,或許會為傅成玉提供一個再次展示他過人膽識的舞臺。
你做了很多并購,人家會不會覺得你這個石油老總很虛?
什么叫很虛?
購并公司靠的是融資和交易,這都是些資本運作的事。
資本的背后是實業,我們的產量復合增長率、儲量復合增長率,這個東西是貨真價實的。人家不能因為你老傅能說會道就把錢給你,是你要把實業做上去,你說什么一定要兌現,不要以為投資人是傻子。
實業家和資本家,你更喜歡哪個稱呼?
啥也不是,我們是企業的負責人,非要說是哪個家,離企業家近點兒。
你的目標是讓中海油成為像BP那樣的世界級公司嗎?
我們的目標是國際一流能源公司。
你怎么防范風險?
我們走向國際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顯而易見的好機會幾乎沒有了,我們就必須要啃硬骨頭。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風險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本事就是要把風險變成發展機遇。
你怎么看待財富?
當然是國家財富越多越好。
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一般來說優點和缺點是成對出現的。從你們眼中看我最大優點是什么?
感覺你是一個很直、很熱情的人,比如我們來,你親自為我們拿來飲料。
這是我的缺點之一,你太直,有時候就會被人誤解。比如在我這個位置上,很多時候不能把真話都說出來。
外國媒體稱你有過人的膽識,你怎么理解?
我覺得他們是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看中國,而不是看傅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