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價或現回落
目前,西南、沿江、西北以及華東、華南市場多數地區柴油均已推漲至超過最高批發限價,部分尚未推至最高限價的市場價格與最高限價也不足100元/噸的價差。
以華南為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其國Ⅲ標準0#柴油主流成交價格便由7月初的6650元/噸推漲至目前的6980元/噸,平均上漲了300元/噸。中石化國Ⅱ標準0#柴油也已經推漲至最高限價,部分地區開始限供,對終端企業按照直銷價格進行銷售。即便是近幾日國際油價出現回落,兩大公司報價也堅守高位。
李倩認為,除去原油這一重大利好,兩大公司汽柴資源的緊張也支撐了市場價格高企。7月份,國內多數地區頻降暴雨,部分地區由于鐵路被沖垮,運力有所下降,沿江地區則由于水位過高,部分路線暫停通航,多數地區的資源到位出現延遲。7月中旬,大連港事故嚴重影響了南方市場中油北油南下資源運出,種種突發事件均大幅降低了市場供應。
從近期資源配置情況來看,中石油船運資源雖已逐漸到位,但近期國內大型煉廠的年度檢修將大幅縮減汽、柴供應,石油公司憑借資源緊張這一條件,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控銷來進一步鞏固目前高價。但目前正處夏季,各地發電用油均創高位,限供加重了供電困難,從而使其開始尋求社會油源補充。
“不過,兩大公司即便控銷也無法增加出貨,銷售額將出現大幅縮減。”李倩說道。
伴隨著國際油價的連續下探,石油巨頭目前高企的油價價位缺乏利好支撐,繼續穩企的可能性正不斷縮減。李倩分析,由于價格高掛,多數用戶為控制成本,多選擇從民營單位或者走私商手中拿貨,從上周三(8月11日)開始,華南地區出貨量率先出現縮減,廣東中石油甚至于上周五開始領跌國內價格。
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慧春認為,8月份華南沿海地區休漁期已經結束,倘若兩大石油公司在華南仍未制定出相應對策來緩解供應緊張的局面,高企的價格及緊張的供應將催生走私柴油的大量泛濫,后期華南市場供應或將出現混亂局勢。
“隨著漁船下海,柴油走私進入國內市場更加便捷,這將對國內石油市場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中石化銷售公司有關人士說道。
胡慧春分析,石油公司在銷售進度的壓力下,預計后期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如果后期國際油價再次大幅沖高至每桶80美元上方,預計后期(國內成品油)價格依舊保持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