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外交特點
中國與兩伊石油外交還處于探索階段。與其他中東國家的石油合作一樣,中國與伊拉克、伊朗的石油外交不是就石油而談石油的簡單的雙邊外交。
我們對兩伊的石油外交,首先是中東地區外交中的一個重點節點。與伊朗和伊拉克開展石油外交,不能不涉及牽動該地區整體的外交格局。其次是大國外交的一個焦點。與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外交努力必然涉及國際社會,特別是大國對中東的外交戰略和活動。第三,與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外交分別面臨著巨大的國際政治風險和資源國國內政治風險。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和負責任的大國,必須與國際社會一道應對伊朗核事件,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決議。中國也必須在與伊拉克的合作中,在充分尊重資源國的利益的前提下,開展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外交努力。這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因為這些特點,加強聯合開發和綜合外交行動成為必然。兩伊特別是伊拉克已經成為國際石油公司的競爭市場。中國在第一輪招標中與BP公司的成功合作和突出表現令世人刮目相看。在第二輪招標中,中國石油公司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面對著眾多國際公司的競爭。目前,國際石油公司普遍采取組成財團的方式參與,以應對伊拉克苛刻的條件,也提高談判的能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三輪招標,伊拉克依然推行相同的服務合同的合作模式,中國公司不僅需要加強彼此的聯合,也要考慮與國際石油公司的聯合。
我國對兩伊的外交比較單一,石油色彩濃厚,其他色彩淡弱。實際上,兩伊或中東地區的外交活動涉及的不僅是石油,也必然涉及民族、派別、文化、宗教等問題。在中東地區任何一個國家,很難避開這些問題而順利推進石油合作。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在中東國家的關系史不過百年,但是根扎得很深。在中東國家獨立和國有化后,其依然與中東國家有著深厚的傳統關系和多層次的紐帶。中東國家(包括兩伊)的政界和商界的高層人才大都在西方受過教育,與西方政界、商界和文化領域的合作關系深厚。目前,伊朗、伊拉克等中東國家在石油合作中十分容易地接受西方的標準、原則和習慣。
在資源國,單純推進石油合作和石油外交可能會面臨民族主義情緒的抵制和社會方面的風險。這種傾向已經在一些國家出現了一些苗頭,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