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長已成為歷史
“看一家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不單只是要看它近1-2年的變化,也要看看它整個業務發展的歷史,以及當前所處的階段。如果目光過于集中在近1-2期財務報表當中的數據變動,很有可能造成短視的風險。”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蔡先生如是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海油工程近期的投資風險很深刻的說明了這一原則的重要性,很多券商分析師將注意力過分集中在2008—2009—2010年毛利率變動情況上,但實際上公司經過那么多年的發展以后,已經從2002年上市時的高成長型公司向著業務成熟型公司進行了過渡,這種轉變應該說在2008-2009年體現得特別明顯,如果不把這種轉變放到海油工程上市以來的發展過程中來看,是很難理解公司2009年至今股價的頹勢的。”
從發展的歷史和其間的財務數據變動來看,海油工程在2002年上市到2008年的這7年當中,保持了良好的成長性:海油工程的收入規模從2004年的35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39億元,增長了300%。另外,海油工程2004年的固定資產凈值為14.53億元,到2009年底增長到69.73億元,增長380%。
海油工程2004年凈利潤尚在3.65億元,而到2008年達到12億元的水平,增長幅度為228%。
海通證券分析師江孔亮認為,海油工程固定資產、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有著相當大的經濟背景,這就是油價的快速增長和中海油集團資本性支出的快速增長。由于中海油集團業務在2004-2008年間的快速擴張,帶動了海油工程業務的增長,因此伴隨著海油工程收入增長的同時是公司近幾年資本性支出的快速增長和盈利的增長。
“所以如果將海油工程復權來看,它的股價上漲速度最快的時期就是在2004—2008年這一階段,當然你可以說這個階段A股市場整體走得都比較好,但我們還是應當看它相對大盤的強弱更具有說明性,這個階段海油工程業務量和盈利能力可以說都非常的符合市場對它的預期,并且經常會給出一些驚喜。如果將股價復權,可以看到它這個時期的股價上漲了16-17倍之多。”蔡先生如是表示。
但是進入2009年以后,跟蹤海油工程基本面變化的投資者會發現,它的毛利率下滑趨勢近乎難以逆轉。海油工程的毛利率在近2年出現了持續的下滑,并且2009年是明顯的下滑:2007-2009年的毛利率分別是20.76%、19.45%和12.48%。毛利率下滑的最終結果是在公司收入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潤增長跟不上收入的增長,2009年甚至出現了凈利潤的負增長。
“在毛利率維持低位和業務量增長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公司(海油工程)的增長高峰可能已經過去,公司從技術儲備和裝備能力雖然已經具備快速增長的基礎,但無奈訂單已經難以跟上。公司何時進入下一輪的高速增長目前仍看不清楚。”海通證券江孔亮如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與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將希望寄托在毛利率回升并繼續唱多海油工程的分析師相比,江的觀點恐怕更接近于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