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工程無疑是近兩年來最大的“熊股”之一。自2008年末1664點大盤觸底反彈以來,海油工程走勢大部分時間弱于大盤。2009年8月以后,海油工程股價更是義無反顧的從12.04元(向前復權價格)一路下跌到目前的5.5元附近,股價非但是被“腰斬”,而且也跌破了該股在1664點時創出的低位6.02元(向前復權價格)。
作為曾經的市場明星,海油工程到底怎么了?
眾多的券商分析師更樂意將海油工程股價的下跌歸結到2009年以來公司毛利率的下滑,并在分析導致毛利率下滑的各個細節后,將希望寄托在2010年及以后年度毛利率的回升。遵循分析師這一“毛利率回升”邏輯的投資者在2010年上半年以“撿便宜”的心態介入海油工程后會發現,他們得到的只是麻木的失望和繼續深幅下跌的恐懼,并且股價終于跌破了1664點時的低位。
“毛利率下滑”固然是海油工程股價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筆者在調查研究后發現,倘若回顧海油工程2002年上市以來的價格走勢和公司過去7年的業務量、營業收入以及毛利率的變動,可以看到海油工程股價暴跌最本質的原因在于“高增長”的不可持續,當市場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時,離場的資金便有如潮水。對海油工程而言,2009年是一個轉捩點,公司高速擴張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市場已難以回歸到以高成長性對其進行估值的歷史。
除了高成長性的喪失,海油工程股價的下跌更有著公司經營以外的一些重要因素——中國船舶(600150)、中集集團(000039)等企業在2009年以來逐步介入海洋石油工程領域,以往被認為是在業務領域內難以被取代的海油工程開始受到現實的挑戰,市場也因此難以給予過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