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對于煤制天然氣項目的管理正在強化。6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明確指出,在國家尚未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前,各級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準或備案煤制天然氣項目,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改委統一核準。這不但意味著今后各地新上煤制天然氣項目越來越難,而且意味著目前各大能源企業正在積極上馬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也可能會暫緩。
據了解,煤制天然氣是以煤為原料,采用氣化、凈化和甲烷化技術制取的合成天然氣。
“煤制天然氣是資源、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項目建設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條件較多,不僅涉及
煤炭開采與轉化、水資源保障、技術的集成與優化,還需要配套建設天然氣管網、培育用氣市場等,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國家能源規劃指導下統籌考慮、合理布局。”通知說。
國家發改委表示,目前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思路是: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源消耗、環境容量、天然氣管網、區域市場容量等配套條件,合理布局煤制天然氣氣源點,優先安排煤炭調出區煤制天然氣項目。
同時,通知表示,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要鼓勵采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國產化設備項目;鼓勵節能節水降耗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發展煤、電、氣、化多聯產,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并且與天然氣管道規劃銜接,落實外輸通道和天然氣銷售市場,大力開發和推廣天然氣終端高效利用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天然氣資源緊缺,煤制天然氣成為各大電力、石油和煤炭央企和地方大型企業的新寵。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相繼有煤制天然氣項目運作。其中,近期華能集團預計總投資350億元的準東煤制天然氣項目最為引人矚目。
對此,國家發改委明確指出,由于煤制天然氣是新興產業,國家尚未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目前正在進行項目示范工作。
國家發改委同時指出,對于本通知下發前已經備案和核準的項目,各地發展改革委應進行認真篩選和清理,對不具備資源、技術、資金等條件的項目嚴禁開工建設,符合上述發展思路的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