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調整目標
“十二五”是保持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實現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面對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行業周期性回落等不利因素,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核心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合理安排產能建設,保持產業穩定增長;大力淘汰落后產能,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改造;加強技術創新進步,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切實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節能減排目標;積極推動走出去戰略,加快國際化進程。
“十二五”期間,石化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建議如下:
企業組織結構逐步優化。到2015年,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級的煉油基地,全國煉廠平均規模超過600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達到60萬噸/年以上。氮肥、農藥、氯堿、純堿、電石等傳統行業,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減少企業數量,提高產業集中度;全國石油和化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占行業的比重提高到1/3,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達到10個以上。
產品結構更加合理。進一步提高油品環保質量,柴油、汽油比例趨于合理,可基本滿足國內油品需求;乙烯下游產品專用料比例上升,品種進一步豐富;高濃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5%、緩控釋肥推廣規模擴大;子午線輪胎、離子膜燒堿、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環境友好型涂料和染料等先進產品的比重明顯提升;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等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進一步提高。
原料結構更加優化。乙烯原料多元化,煤、重油制烯烴的比重有一定提高,達到20%以上;天然氣頭氮肥的比重進一步下降;PVC中乙烯原料法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產業布局更趨合理。成品油“北油南運”的狀況得到改善。煤化工產業向原料產地集中,煤化工“全面開花”的勢頭得到遏制;原料產地化肥比重提高到60%;專用化肥等深加工產品和精細化學品向消費地集中;石化園區和石化產業集群的建設更為完善。
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到2015年,石油和化學工業順利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